《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原文赏析

  • shuǐ
    diào
    tóu
    ·
    qiū
    jiàn
    jiāng
    wǎn
  • [
    sòng
    dài
    ]
    mèng
  • qiū
    jiàn
    jiāng
    wǎn
    shuāng
    xìn
    bào
    huáng
    huā
    xiǎo
    chuāng
    shēn
    yìng
    weī
    rào
    xié
    weí
    wèn
    shān
    wēng
    shì
    zuò
    kàn
    liú
    nián
    qīng
    pīn
    què
    bìn
    shuāng
    huá
    wàng
    cāng
    hǎi
    tiān
    jìng
    shuǐ
    míng
    xiá
  • niàn
    píng
    kōng
    piāo
    dàng
    biàn
    tiān
    guī
    lái
    sān
    jìng
    chóng
    sǎo
    sōng
    zhú
    běn
    jiā
    què
    hèn
    beī
    fēng
    shí
    rǎn
    rǎn
    yún
    jiān
    xīn
    yàn
    biān
    yuàn
    jiā
    shuí
    dōng
    shān
    lǎo
    tán
    xiào
    jìng
    shā

原文: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豪放隐逸隐居生活忧国忧民水调歌头

译文及注释

官渡之战中,曹操的胡笳曲引起的故事。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岁月和往事的悲伤之情。胡笳,指魏国将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使用的一种军乐器,用以鼓舞士气。边马,指边境上的马匹。新雁,指南归的大雁。冉冉,形容缓慢飞行的样子。云间,指高空中的云层。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作者在湖州卞山隐居后所写的作品。故事背景是高宗听信奸相秦桧的谗言,向金国屈膝求和,梦见自己被调任福建安抚使,兼任福州府知府,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1144年,他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作者写这篇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山野,但他的心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兴衰,对时局的忧虑溢于言表。

整首词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展开,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上片以山居的景色为背景,写出了作者对美丽太湖的留恋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下片则以回到家园为起点,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喜悦和安慰,但又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时局的愤怒。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词以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为线索,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加了词的意境和艺术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赏析详情»

赏析二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退居卞山所作,是一首自叙平生、抒写情怀的词。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以写景为主,兼寓流年虚度的慨叹。

首句“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点明了时序,暗示着暮秋景物的苍老深暗。随着深秋的到来,冰霜降临,而黄花则在霜后绽放。这一描写既展示了秋景的凄凉,又表达了黄花的高洁之性。

接下来的“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敧斜”描绘了作者居住的简陋房屋和曲折倾斜的小路。这里既展示了环境的幽清孤寂,也折射出作者内心的九曲愁肠。

“为间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中的“为”字没有实在意义,山翁指晋代山简,作者以山简自比。他甘愿拚却鬓双华,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但仍然不甘心安于寂寞的心情。他反躬自省,思考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痛心地看着年华轻易逝去,国难当头,他是否能甘心服老。

最后一句“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开阔心境。徙倚表示留连徘徊,沧海指大海,作者以谢安自比,表达了对谢安不甘示芜的小路的仰慕与追求。而“天净水明霞”则是眼前美景的写照,衬托出他一旦有了明确的人生追求后的开阔心胸。

整首词通过描写秋景和自我反省,表达了作者晚年的悲愤之情和对国事的担忧。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开阔和追求。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示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情感。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赏析二详情»

金朝诗人叶梦得的照片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是宋代的词人,字少蕴,出生于苏州吴县。他于绍圣四年(1097年)考中进士,后来担任过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他隐居在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因此被称为石林居士。他的诗文作品多以石林为题材,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

叶梦得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起到了先导和枢纽的作用。作为南渡词人中年龄较长的一位,他开创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新路。他的词作中主要表现了英雄气、狂气和逸气三个方面的特点。

叶梦得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死后被追赠为检校少保。

猜您喜欢

送魏大从军

唐代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沁园春·寄稼轩承旨

宋代 刘过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生查子·三尺龙泉剑

未知 佚名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忠贞,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