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雨渍花零》原文赏析

  • jiǔ
    quán
    ·
    huā
    líng
  • [
    dài
    ]
  • huā
    líng
    hóng
    sàn
    xiāng
    diāo
    chí
    liǎng
    àn
  • bié
    qíng
    yáo
    chūn
    duàn
    yǎn
    yín
    píng
  • fān
    zǎo
    wǎn
    sān
    chǔ
    xián
    tián
    zhēng
    chóu
  • zhōng
    qíng
    xián
    shàng
    kān
    tīng

原文: 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


相关标签:离别愁思酒泉子

译文及注释

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
渍:浸泡、淋湿。零:飘零、零落。

注释:雨水浸泡花朵,使得红色的花瓣散落在香池的两岸。

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

注释:离别的情感遥远,春天的歌声戛然而止,掩上了银屏。

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
三楚:古地域名,所指范围说法有异。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此用“三楚”,泛指江陵一带。钿筝:以金箔所饰的筝。愁几许:多少愁之意。

注释:孤独的帆船早晚会离开江陵一带,闲暇时弹奏着金箔装饰的筝,心中有多少愁绪。

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

注释:曲中表达的情感,弦上所述的言语,令人无法忍受听下去! 《酒泉子·雨渍花零》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渍(zì字):浸泡、淋湿。这里指的是物体被液体浸泡或淋湿的动作或状态。

零:飘零、零落。这里指的是物体或事物散落或分散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无法聚集或团结的情况。

三楚:古地域名,所指范围说法有异。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此用“三楚”,泛指江陵一带。三楚是指古代楚地分为三个地区,具体范围有不同的说法。在这里,指的是江陵一带的地区。

钿筝:以金箔所饰的筝。钿筝是一种筝乐器,它的外表用金箔装饰,使其更加华丽。

愁几许——多少愁之意。这里的愁几许是指多少愁的意思,表示有多少愁苦或忧虑。 《酒泉子·雨渍花零》注释详情»

评析

这篇评析主要围绕一首词的内容展开,词的主题是别后愁思。评析首先指出了词的开头两句使用了“花零”、“红散香凋”这样的词语,通过烘托离去的景象来隐喻女主人公的凄楚心情。接着,评析提到了“别情遥”三句,这三句描写了别后歌声断绝、屏幕关闭的悲伤。下片中的“孤帆”一句是女主人公对离去人的想象,表达了她对离去人的深情厚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评析指出了“闲理”四句,原本是想通过弹筝来排遣愁苦,但是声音越来越悲怨,思绪也变得更加混乱。整篇评析通过对词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了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酒泉子·雨渍花零》评析详情»

李珣

李珣(855?-930?)是五代时期的词人,字德润,他的祖先是波斯人。他居住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大约在唐昭宗乾宁年间活动。尽管他的名气不大,但他的诗句常常令人动容。他的妹妹舜弦是王衍的昭仪,他曾经以秀才的身份预备参加贡试。此外,他还通晓医理,兼卖香药,这表明他仍然保留着波斯人的身份特色。蜀国灭亡后,他也没有投身于政治事业。李珣著有《琼瑶集》,但已经失传,现存有他的词作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其中多是表达感慨之情的作品。

猜您喜欢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五代 王景

玉辇移中禁,珠梯览四禅。重阶清汉接,飞窦紫霄悬。
缀叶披天藻,吹花散御筵。无因銮跸暇,俱舞鹤林前。

避暑摩诃池上作

五代 孟昶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寄麻姑仙坛道士

五代 查文徽

别后相思鹤信稀,郡楼南望远峰迷。
人归仙洞云连地,花落春林水满溪。
白发只应悲镜镊,丹砂犹待寄刀圭。
方平车驾今何在,常苦尘中日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