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梅》原文赏析

  • hàn
    gōng
    chūn
    ·
    meí
  • [
    sòng
    dài
    ]
    cháo
    chōng
    zhī
  • xiāo
    jiāng
    meí
    xiàng
    zhú
    shāo
    shū
    chù
    héng
    liǎng
    sān
    zhī
    dōng
    jūn
    xuě
    shuāng
    qíng
    yàn
    chūn
    hán
    qīng
    shī
    huā
    què
    shì
    yǒu
    nián
    nián
    sài
    yàn
    guī
    lái
    céng
    jiàn
    kaī
    shí
  • qīng
    qiǎn
    xiǎo
    liàn
    wèn
    táng
    máo
    shè
    shū
    shāng
    xīn
    rén
    hòu
    lěng
    luò
    xīn
    shī
    weī
    yún
    dàn
    yuè
    duì
    jiāng
    tiān
    fēn
    shuí
    kōng
    qīng
    xiāng
    weì
    jiǎn
    fēng
    liú
    zài
    rén
    zhī

原文: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相关标签:咏物梅花汉宫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注释:
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息”,“汉家宫额涂黄”句,调名来于此。——指张先的诗调名为《汉宫春》,其中有“透新春消息”和“汉家宫额涂黄”两句,调名来源于此。

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指传说中的司春之神,也称为东皇或东帝。春天的方位是东方,所以称为东君。

塞雁:边塞之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指边塞地区的候鸟雁。雁是候鸟,秋季从北方飞到南方,春季从南方飞回北方。

玉堂:指豪家的宅第。——指富豪家庭的宅邸。

何似:哪里比得上。——表示无法与之相比。

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即向谁倾诉。

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指高尚的品质和气节。 《汉宫春·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汉宫春》词的著作权一直存在争议。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晁冲创作的,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是李邴的作品。《梅苑》、《乐府雅词》、《花庵词选》和《全寿备祖》等文献都将这首词归于李邴的名下,后来的许多人也接受了这个说法。然而,《直斋书录解题》、《苕溪渔隐丛话》等著作则认为这首词是晁冲之的作品。对于这个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汉宫春·梅》创作背景详情»

晁冲之

晁冲之是宋代江西派诗人,出生和死亡年份不详。他的字是叔用,早年使用的字是用道。他出生在济州巨野(今属山东),晁氏是北宋的名门世家,也是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早年师从陈师道。

在绍圣年间(1094~1097),党争剧烈,晁冲之的兄弟辈中有许多人遭到谪贬和放逐。他选择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具茨山隐居,并自号具茨。十多年后,他回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权者希望任用他,但他拒绝接受。他终生不追求功名,只担任授承务郎一职。他与吕本中是知交,两人来往密切。

晁冲之的儿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猜您喜欢

花犯·小石梅花

宋代 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柳梢青·茅舍疏篱

宋代 杨无咎

茅舍疏篱。半飘残雪,斜卧低枝。可更相宜,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宁宁伫立移时。判瘦损、无妨为伊。谁赋才情,画成幽思,写入新诗。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宋代 欧阳修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