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
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古诗词中的两句名句进行解读和分析。首先,诗人使用了“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这两句来描述梅花的高贵和神秘。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瑶台上的琼玉,但却被栽种在江南的山林中,这给梅花赋予了谪仙的身份,使其与其他花卉有所区别。诗人对梅花的理解深刻,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和疑问。
接下来,诗人使用了“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两句来描述梅花的高洁和美丽。梅花虽然生长在尘埃之中,但它们却远离喧嚣,选择在雪山和月光下生长。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梅花的高雅和超凡脱俗之美。梅花是一种美人,但只有在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真正欣赏到她的风姿。
最后,诗人通过反复吟诵这两句名句,让读者深入体味其中的含义。高士和美人的形象与梅花的高洁精神相融合,使梅花的美丽得到了最生动的显现。整篇赏析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解读,展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质。
《咏梅九首》其一赏析详情»
高启(1336-1373)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汉族,江苏苏州人。他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被当时的论者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人一起被称为“北郭十友”。
高启的字是季迪,号是槎轩。他出生在明朝改革前的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洪武初年,他因为荐参修《元史》而被授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的职位,并受命教授诸王。后来,他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
在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的时候,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其中有“龙蟠虎踞”四字,被怀疑为歌颂张士诚,结果被连坐腰斩。
高启的作品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