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滔滔长江从万山中奔腾而来,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而只有钟山山势由东向西,蜿蜒如龙,似乎要与江河相抗衡。长江与钟山相互争雄,两者之势堪称天下壮景。相传秦始皇曾在钟山之下埋下黄金,以振“王气”,但这里山川灵秀之气象至今还是旺盛的。我心中的忧思怎样才能解开?醉着酒走上雨花台看看。雨花台上,面对荒烟落日,一种旷远迷茫的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石头城下,江水震怒汹涌,北边的千万铁骑怎敢渡江?不过吴主孙皓,打着黄旗北去洛阳,竟成俘虏,这分明是凶兆,可见连铁索横江都不牢固!历经前代吴国,后代南朝,六朝故都宫阙荒芜,草木已繁茂!一方霸主忙于割据称雄,几度厮杀之,只能使血流入江河似寒潮一般。我这一生,遇到圣人很是幸运,起江南发兵,平定争霸之乱,如今已得休养生息。从此四海之内永远一家人,长江不再用以限阻南北。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雨花台:在南京市南聚宝山上。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落花如雨,故名,这里地势高,可俯瞰长江,远眺钟山。
“山势”一句:这句说,山的走势和江的流向都是由西向东的。
钟山:即紫金山。
“欲破”一句:此句化用《南史·宗悫(què)传》“愿乘长风破万里”语。这里形容只有钟山的走向是由东向西,好像欲与江流抗衡。
“秦皇”二句:《丹阳记》:“秦始皇埋金玉杂宝以压天子气,故名金陵”。瘗(yì),埋藏。佳气,山川灵秀的美好气象。葱葱,茂盛貌,此处指气象旺盛。王,通“旺”。
郁塞:忧郁窒塞。
城南台:即雨花台。
坐觉:自然而觉。坐,自,自然。
石头城:古城名,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以形势险要著称。
黄旗入洛:三国时吴王孙皓听术士说自己有征服洛阳的命运,于是打着黄旗北上,结果却成为俘虏。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明代开国初期的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时期,经历了战乱的痛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工作,怀揣着理想,希望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在他登上金陵雨花台,俯瞰着被荒烟和落日笼罩的长江时,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他的思绪也起伏不定,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以描写长江景色为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人描述了长江从万山丛中呼啸东下,锺山似蟠龙乘风西上的壮丽景象,以及金陵作为朱明王朝的京城的繁荣景象。接着,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心绪和感慨,他说自己本是为了排遣胸中的“郁塞”而在酒后登台眺江的,但在新建的明朝时代,气象更新,他不再有愁思。然而,远景的“荒烟落日”和石头城下的涛声却引发了他对历史的忧患,使他想起了南朝陈后主和三国吴主孙皓的失败经历。诗人庆幸躬逢盛世,歌颂朱元璋平定天下,与民休息,希望国家可以团结一致,不再因长江分割南北而起战乱。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舒卷自如,纵横随意,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鉴赏详情»
这首诗以豪放、雄健的笔调描绘了钟山和大江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金陵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统一的喜悦之情。诗中的“大江来从万山中”一句描绘了长江从山势中奔流而东的壮丽景象,而钟山则挺立在西边,仿佛要乘长风破巨浪,向西上攀登。这赋予了它们人格的力量和浩然的正气,使它们成为江山的象征。诗中的“江让相雄不相让”一句概括了大江和钟山的雄伟气势,而“形胜争夸”则为下文的开拓做了铺垫。
诗人的目光从眼前的景色转向深邃的历史。金陵虽然地势险要,但守天下在德而不在险,重要的是得人心。即使秦始皇曾镇守金陵,但金陵依旧繁荣昌盛,这为接下来的“我怀郁塞何由开”作了铺垫。诗人提到了秦朝和明朝的开国者,他们都能居安思危,看到未来的危机。在酒酣耳热之际,诗人登上雨花台,看着荒烟落日,产生了对古代金陵的怀古之情。他回想起金陵昔日的辉煌,想象着英雄们席卷天下的场景,不禁陷入对现实和历史的沉思。诗中的“石头城下涛声怒”一句巧妙地概括了诗人脑海中重演的历史悲剧,特别是南朝陈后主和三国吴孙皓的悲惨结局,这正是诗人“我怀郁塞何由开”的导线。
通过描绘钟山和大江的壮丽景象,以及对金陵历史的缅怀和对祖国统一的喜悦之情,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豪放、雄健的笔调和深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思考,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详情»
高启(1336-1373)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汉族,江苏苏州人。他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被当时的论者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人一起被称为“北郭十友”。
高启的字是季迪,号是槎轩。他出生在明朝改革前的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洪武初年,他因为荐参修《元史》而被授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的职位,并受命教授诸王。后来,他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
在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的时候,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其中有“龙蟠虎踞”四字,被怀疑为歌颂张士诚,结果被连坐腰斩。
高启的作品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