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图》原文赏析

  • shòu
  • [
    sòng
    dài
    ]
    gōng
    kaī
  • cóng
    yún
    jiàng
    tiān
    guān
    kōng
    jìn
    xiān
    cháo
    shí
    èr
    xián
  • jīn
    yǒu
    shuí
    lián
    shòu
    yáng
    shā
    àn
    yǐng
    shān

原文: 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相关标签:写马同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想当初这匹骏马从天而降,非凡的气概使皇帝的御马都形神惨淡。
Today it stands on the sandy shore its figure under the setting sun resembling a barren mountain. Who will show pity for it?

注释:
瘦马图:这是龚开绘画作品《骏骨图》(又名瘦马图)上的一首自题诗。
降天关:说明曾经立过战功。
先朝:指亡宋。
十二闲:指皇家马厩。闲,马厩。《周礼·夏官·校礼》曰:“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

补充译文:
瘦马图:这是龚开绘画作品《骏骨图》(又名瘦马图)上的一首自题诗。
降天关:指这匹骏马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过功勋。
先朝:指已经灭亡的宋朝。
十二闲:指皇家马厩。闲在这里指马厩。根据《周礼·夏官·校礼》的记载:“天子有十二个马厩,养马品种有六种。” 《瘦马图》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首自题瘦马图的诗歌,是作者在宋亡后晚年创作的作品。诗人曾与陆秀夫一同参与抗元,但宋朝灭亡后,他选择隐居不仕,以卖画为生,并最终守志而亡。诗人在描述瘦马图时,将其形容为嶙峋耸峙,状如山形,已经瘦得无法言喻,但仍然保持着先朝时雄峻如山的骨相。这首诗的深意可能是表达了瘦马宁愿保持瘦弱,也不愿意接受元朝的统治。整篇创作背景通过描述诗人的经历和瘦马图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坚守的思考和感慨。 《瘦马图》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是对龚开的《瘦马图》进行解读和分析。诗中通过描写一匹从天而降的神马,以及它如今瘦弱却依然坚定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被忽视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形容神马从天而降的方式,突出了它的神奇和非凡。这匹马被称为“天马”,它的出现使得皇宫内的御马相形见绌,失去了光彩。这种对比营造了诗篇开端的力度和气势。

接着,诗人转到现在这匹马的景况,写出了它的瘦弱和被遗忘。诗中使用了“瘦骨嶙峋”和“夕阳沙岸影如山”等形象描绘,表达了马的孤独和无人关注的境遇。然而,尽管它瘦弱,但它依然坚定地屹立不倒,保持着凛然不可犯的气概。

整首诗专注于描写马,通过马的形象来抒发诗人对于自身才华被忽视的感慨。诗中的马不仅是一种动物形象,更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马的坚定和不屈的精神,与诗人的才华和气节相呼应。尽管时代的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关注它,但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风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被忽视的感慨,并展现了马的坚定和不屈的精神。诗中的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都充满了豪气和慷慨,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气度。 《瘦马图》赏析详情»

龚开

龚开(字圣予,号翠岩,一号龟城叟)是宋朝淮阴人。他曾与陆秀夫一起居住在广陵幕府。在宋理宗景定年间,他担任两淮制置司监官的职务。然而,宋朝灭亡后,他没有再从政。龚开家境非常贫困,家中几乎没有几张席子。他精通经学,擅长诗文和古隶书法,同时也擅长绘画人物和山水。关于龚开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

猜您喜欢

书韩干牧马图

宋代 苏轼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杂说四·马说

唐代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 同: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 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