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韩干牧马图》原文赏析

  • shū
    hán
    gān
  • [
    sòng
    dài
    ]
    shì
  • nán
    shān
    zhī
    xià
    weì
    zhī
    jiān
    xiǎng
    jiàn
    kaī
    yuán
    tiān
    bǎo
    nián
  • fāng
    fēn
    tún
    qín
    chuān
    shí
    wàn
    yún
    yān
  • zhuī
    luò
    liú
    bái
  • lóng
    fèng
    jǐng
    níng
    qiě
    yán
    姿
    tài
    yǐn
    wán
  • yǎn
    ér
    shǒu
    xiān
    suì
    shí
    jiǎn
    shuā
    gòng
    xián
  • zhè
    páo
    lín
    chí
    shì
    sān
    qiān
    hóng
    zhuāng
    zhào
    guāng
    liú
    yuān
  • lóu
    xià
    chī
    qīng
    hán
    wǎng
    lái
    shēng
    feī
    tuān
  • zhòng
    gōng
    zhū
    qiān
    xiān
    shēng
    cáo
    hán
  • jiù
    duō
    ròu
    kāo
    yuán
    ròu
    zhōng
    huà
    kuā
    yóu
    nán
  • jīn
    xiù
    luó
    ān
    biān
    lào
    shāng
    tiān
    quán
    jìn
    rán
  • píng
    shā
    cǎo
    huāng
    qiān
    mián
    jīng
    hóng
    鸿
    tuō
    zhēng
    hòu
    xiān
  • wáng
    liáng
    xié
    feī
    shàng
    tiān
    shǒu
    duǎn
    yuán

原文: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騜鶾。
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态隐驽顽。
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翦刷供帝闲。
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楼下玉螭吐清寒,往来蹙踏生飞湍。
众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厩马多肉尻脽圆,肉中画骨夸尤难。
金羁玉勒绣罗鞍,鞭箠刻烙伤天全,不如此图近自然。
平沙细草荒芊绵,惊鸿脱兔争后先。
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相关标签:咏物写马述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南山下,汧水和渭水之间,我可以想象出开元天宝那些年。朝廷建立了八坊来养马,连秦川都觉得太狭隘,四十万匹骏马奔驰,像阵阵云烟。马儿的毛色各异,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头像龙,颈像凤,有凶恶的也有俊妍的。它们的奇姿逸态令人叹为观止,也有一些劣性的马,跳踉嘶叫,混杂其中。以善养马出名的胡人有绿眼睛,每年剪毛刷马,精心挑选,供给天子的御马监。天子在池边观赏马匹,左右侍从美女三千,红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楼下的玉螭口中喷出不断的寒水,马群在水波中奔跑溅起水花如箭。画工们把笔舔满颜料临摹,曹霸和他的弟子韩干的画技压倒了众人。内厩的马多肉臀部肥圆,能在画肉时画出骨相,真是难上加难。马匹戴着黄金羁绊和白玉勒,马鞍子是用罗绫绣成的,它们遭到鞭打和火烙已经伤痕累累,怎么能与韩干画上的马相比,神骏天然。你看,一望无际的平沙上,细草蒙蒙像绵一样,马儿轻盈快捷,恐怕后面的马会争先。这些马真应该让王良驾着鞭子赶上天空,为什么要低头拉车,留在人间?

注释:
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擅鞍马。初师曹霸。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
南山:指秦岭,在陕西陇县南。
汧(qiān)渭:汧水及渭水,均在陕西。
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
八坊:唐时在岐、豳、泾、宁之间设立的养马场,地域广阔。秦川:指陕西、甘肃东部一带。
四十万匹:开元时由王毛仲负责马政,到十三年时,马的数量达到四十三万。杜甫的《天育骠骑图歌》中有“当时四十万匹马”的句子。
“骓”二句:指各种各样的马。骓(zhuī)是毛色苍白相杂的马。駓(pī)是毛色黄白相杂的马。骃(yīn)是浅黑间白的马。骆(luò)是黑鬣的白马。骊(lí)是纯黑的马。骝(liú)是黑鬣的红马。騵(yuán)是白腹的红马。白鱼是两只眼睛像鱼眼的马。赤 《书韩干牧马图》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苏轼在熙宁十年(1077年)二月经济南到达汴京开封的情景。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苏轼的朋友王诜送给他十二匹唐韩干画的马,共六轴,并请求苏轼为这幅画作跋文。苏轼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书韩干牧马图》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苏轼对画的描绘。他用“众工舐笔和朱铅”来形容画家的技艺精湛,使得读者对画面的期待更加高涨。接下来,诗人开始真正描绘画马的细节。他用“骏马踏破贺兰山缺”来形容马的力量和速度,用“马蹄如铁”来形容马的坚韧和稳定。他还写到马的毛色,有“白马金鞍”、“青马长鬣”、“黄马蹄疾”等,使得马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在描绘马的同时,苏轼也不忘表达对马的赞美之情。他写道:“马蹄踏破贺兰山缺,青泥何盘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些诗句表达了马的力量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有序,通过描绘马的细节和表达对马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马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变化的句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这首诗不仅是对画马的赞美,也是对马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马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书韩干牧马图》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杂说四·马说

唐代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 同: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 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丑奴儿 其三 采桑怨三阕

清代 森槐南

马头娘子婵娟误,是恶因缘。
是恶因缘。
璘藉何曾一再眠。
采桑歌苦无人识,有口难言。
有口难言,热泪红蚕茧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