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江村道中》原文赏析

  • huàn
    shā
    ·
    jiāng
    cūn
    dào
    zhōng
  • [
    sòng
    dài
    ]
    fàn
    chéng
  • shí
    西
    chóu
    shú
    dào
    xiāng
    jǐn
    槿
    huā
    luò
    zhú
    cháng
    chuī
    chuī
    shān
    guǒ
    guà
    qīng
    huáng
  • nóng
    zhī
    qiū
    chén
    rùn
    báo
    yún
    zhē
    yīn
    liáng
    feī
    gài
    róng
    zhuāng

原文: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相关标签:生活乡村浣溪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灿灿的十里田地,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山果挂在枝头上,笑盈盈地。

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畴(chóu):田地。

槿(jǐn)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艳,可做欣赏植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飞盖:用以遮荫的篷盖。

戎(róng)装:词人当时为四川制置使,故戎装出游,带有随从张盖遮荫。 《浣溪沙·江村道中》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四川制置使的职位。南宋时期,四川地区与金国接壤,因此常常需要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范成大在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经常需要穿着戎装进行巡视和出游。

《浣溪沙》是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词,据推测,这首词应该是他在蜀中创作的。蜀中是指四川地区,这里地势险要,山水秀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乐土。范成大作为一位文学家,他在蜀中的创作无疑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熏陶和启发。

由于范成大在四川担任制置使的职位,他的出游往往需要身着戎装,这也为他的创作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氛围。戎装的穿着象征着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将领的身份,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的重视。

《浣溪沙》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情的意境而闻名,它描绘了蜀中山水的美丽和范成大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范成大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总之,范成大在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身着戎装出游,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背景和灵感。《浣溪沙》这首词正是他在蜀中创作的作品,它展现了范成大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美好山水的赞美。这首词不仅是范成大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对蜀中风景和他身份的一种表达。 《浣溪沙·江村道中》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小令以描写江村道上的美景为主题,展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在上阕中,词人描绘了江村道上的秋日景色。稻穗已经黄了,微风轻轻吹来了新谷的芳香。木槿花洁白的花瓣在农家篱笆前飘落,青竹间的游丝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光。词人骑马来到果木林立的山冈下,满树的果实压在枝头,有的还未熟,有的已经金黄成熟。这些描写形象地概括了江南农家的独特风貌,读者仿佛随着词人的马蹄一起欣赏江村道上的美景。词人对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热爱也通过这些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感染。

在下阕中,词人表达了自己在江村道上的感受。清晨的浓雾让人感到湿润,词人将其与秋晨的气息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感觉。这种由艺术到哲理的提炼,展示了词人独特的思考方式。词人还描述了薄云遮日的午后阴凉,与上阕中的“不须飞盖护戎装”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对归返自然的向往和自由自在的感受。整首小令通过描写江村道上的景色和词人的感受,展示了词人对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范成大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江村道上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的描写,展示了他对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读者在阅读中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江村道上的美景,同时也被词人的热情所感染。这首小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浣溪沙·江村道中》赏析详情»

赏析二

这篇赏析主要描述了词人在江村道中欣赏到的美丽田园风光以及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力量。

上片通过颜色变换为线索,以远景到近景的方式描绘了词人所见的景色。第一句写到了金灿灿的十里平畴,稻香扑鼻,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第二句稍微近些,描绘了红艳的木槿花和青翠的修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三句写到了山坡上挂满了青黄相间的山果,低头摇晃,给人一种喜爱的感觉。这些描写充分展现了词人在描绘江村美景方面的才华。

下片则写到了词人的旅途感受。时已初秋,晨雾渐渭,空气湿润,即使到了中午,因薄云遮日,也渐觉凉爽宜人。词人舍车骑马,戎装而行,饱览这迷人的秋色。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美景的欣赏之情。词人身着戎装巡行在江村道中,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负有守土重任的封疆大吏的身份和责任感。词人在看到防区内这一派美丽而又丰饶的田园风光时,既充满了欣喜与热爱之情,同时也平添了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力量。

整篇赏析通过描写景色和词人的感受,展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的责任感。同时,通过颜色变换和景物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面。这篇赏析充分展现了这位著名田园诗人在描绘江村美景方面的才华。 《浣溪沙·江村道中》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照片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汉族诗人。他出生在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成大的诗歌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被誉为南宋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范成大最初受到江西派的影响,后来开始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题材广泛,但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们都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对于南宋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成大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广泛传诵和赞赏。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真实生动,深受读者喜爱。范成大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融入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范成大的逝世年份为1193年,享年67岁。他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被追谥为文穆,以表彰他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猜您喜欢

浣溪沙(和前次范石湖韵)

宋代 吴儆

帘额风微紫燕通。
楼头柳暗碧云重。
玉人争劝玉西东。
醉拥雕鞍金蹀躞,夜归花院玉葱茏。
归心何事与山浓。

浣溪沙(春日即事)

宋代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浣溪沙(代作)

宋代 吴儆

已是青春欲暮天。
酒愁离恨不禁添。
尊前休说见郎难。
别后要知还有意,生前莫道便无缘。
雁来频寄小蛮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