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司农曹竹虚说:他的族兄从歙县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此时正是盛夏时节,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友人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此人不管,强要住下。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进入房间后,便逐渐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曹兄完全不怕。那女子忽然披散了头发吐出了长舌,变成吊死鬼的样子。曹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把自己的头摘下来放到桌子上。曹又笑着说:“有头的我尚且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便一瞬间消失了。待到曹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刚露出它的脑袋,曹便唾骂到:“又是那个倒霉的东西吗?”鬼竟然没有进去。
注释:
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学管钱粮的官。清代的户部尚书也别称司农。
歙(shè):县名。今安徽省歙县。
延:请。
是:这里。
夹纸:作夹带用的纸,极薄。夹带:旧时考生应试,私带预先抄好的文字资料或书籍入考场。
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
倏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甚:很,十分。
及:等到。
轩:宽敞。
状:······的样子
穷:用尽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译文及注释详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邪气和不正之事。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而选择回避,或者被邪气所吞噬,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只有发扬正气,才能让邪气无处可逃。
首先,我们要明白邪气是存在的,它可能来自于各种不正之事,比如欺骗、贪婪、虚伪等。这些邪气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和痛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正如俗话所说,“邪不压正”,只有通过发扬正气,才能让邪气无法生存和蔓延。
其次,我们要学会见怪不怪。在面对邪气时,我们不能被吓倒或者感到惊讶,因为那样只会让邪气得逞。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坦荡和勇气,不被邪气所动摇。只有心里坦荡不怕,我们才能够在面对邪气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们要明白邪气是自败的。邪气可能会暂时获得一些利益或者成功,但是它终究会自食其果。因为邪气是不正之事,它违背了道德和伦理的原则,最终会被社会所唾弃和抛弃。相反,正气是受人尊敬和追求的,只有通过发扬正气,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正气,发扬正气。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社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坚守道德和伦理的原则,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只有通过发扬正气,我们才能够让邪气无市场,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正义。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正气战胜邪气,让善良和正义永远存在。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启示详情»
纪昀(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他生于清朝雍正年间,逝世于嘉庆年间。纪昀是清代著名学者和政治人物,出生于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
纪昀以其敏捷聪明、好学上进而闻名,被誉为“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因此,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曾担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务,并且在乾隆年间担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最著名的作品是《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通俗的评论集,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这部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风格和独特的观点,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纪昀在1805年逝世后,被追赠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以表彰他在学术和政治上的杰出贡献。在文学作品和通俗评论中,他常被称为纪晓岚,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