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译文:让我们试着将我和你的眼泪,分别滴入两个池水中。看看池里的荷花,今年因为谁而凋谢了。
注释:试:尝试。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两处滴:分别滴入两个地方。
芙蓉花:即荷花、莲花,也称芙蕖。《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洪兴祖补注:“《本草》云: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为谁死:因为谁而死,意思是谁使得荷花凋谢了。
《相和歌辞。怨诗》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唐时期。据推测,这首诗是由孟郊代为一位思念远游在外的丈夫的女子而创作的闺怨诗。在古代,妇女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常常被限制在家庭中,无法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对分离的痛苦。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妇女在古代社会中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唐时期闺怨诗的经典之作,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相和歌辞。怨诗》创作背景详情»
的泪水浸死了莲花,谁就证明了谁的相思更深。这样的构思十分独特,将抽象的相思之情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诗中的女子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不愿意孤独地守在空房中,而是希望与丈夫一起感受相思之苦。她通过比试的方式来验证彼此的相思之深,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她将自己的泪水与丈夫的泪水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彼此的相思之苦。这种构思不仅奇特,而且富有情趣,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以“芙蓉花”为象征,通过泪水浸死芙蓉花来表达女子的思念之情。芙蓉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而泪水则是由相思之苦而产生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通过这种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孟郊的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独具匠心,通过女子的比试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通过芙蓉花被泪水浸死的形象来增加诗歌的感染力。诗歌中的构思独特而奇妙,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和歌辞。怨诗》赏析详情»
孟郊(751~814)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出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他是唐代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之一,作品超过500首,其中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游子吟》。
孟郊被称为“诗囚”,与贾岛齐名,人们称他们为“郊寒岛瘦”。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对社会现实和人生苦难有深刻的思考和表达。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为主题,具有浓厚的悲愤色彩。
孟郊于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他的朋友张籍私谥他为贞曜先生,以表彰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