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天津桥下的冰刚刚冻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已经没了行人。
Under the bridge in Tianjin the ice has just frozen and there are almost no pedestrians on the streets of Luoyang.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The bare willows and elms with fallen leaves conceal the quiet pavilions and towers. Under the bright moonlight one can see the snowy peaks of Mount Song at a glance.
注释:
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Tianjin Bridge: also known as Luoyang Bridge located on the Luo River in the western suburbs of Luoyang Henan Province.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Xiao Shu: describes trees with fallen leaves.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Mount Song: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Henan Province northwest of Dengfeng City Henan Province. It is one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洛桥晚望》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806年(元和年)初。当时,诗人正随河南尹郑余庆从事水路转运的工作。
在这个时期,水路运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河流和运河成为了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为了保障货物的安全和顺利运输,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职位,如河南尹。河南尹是负责管理和监督河流运输的官员,他们负责维护河道的畅通和安全,以及管理船只和货物的运输。
诗人作为河南尹郑余庆的随从,他亲身经历了水路转运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他们乘船航行在河流上,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可以欣赏到河流的美景,感受到水上运输的辛苦和挑战。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航行途中的所思所感的抒发。他可能观察到了河流的宽广和壮丽,感受到了水波荡漾的美妙。他也可能感受到了水上运输的辛苦和艰难,以及与同事们共同努力的团结和合作。
通过这首诗,诗人可能想要表达对水路转运工作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工作中的一种情感宣泄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是对水路转运工作的一种记录和纪念。
《洛桥晚望》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诗的题目是《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诗中通过描写洛阳冬天的景色,展现了明月照射下的嵩山积雪的壮丽景象。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冷清景象,天津桥下的冰刚刚结成,洛阳大道上几乎没有行人。接着,诗人描述了榆柳萧疏的景象,楼阁静谧,月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嵩山上的白雪。这三句诗境界与最后一句的境界截然不同。最后一句以雄浑的笔力将视线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展现了盎然的意趣。
诗人通过逐步开阔的视线,从近到远地描绘了洛阳冬天的景色。他通过写冰初结、人行绝、榆柳萧疏等场景的变换,为望山创造了条件。最后,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的白雪,感受到了惊人的快意和美感。诗中的“月明”一句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月光和白雪相得益彰,同时也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首诗描绘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山峦、月华和雪光相互辉映,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美不胜收。诗人通过描写洛阳冬天的景色,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明月和白雪都是清新淡远的事物,寄托了诗人高远的情怀。
这首诗的结尾非常巧妙,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诗人通过描绘洛阳冬天的景色,展现了明月照射下的嵩山积雪的壮丽景象,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冬天的景色,展现了明月照射下的嵩山积雪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逐步开阔的视线和巧妙的描写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淡远的感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高远的情怀。这首诗以警语的方式结束,给整篇诗增添了画龙点睛之妙。
《洛桥晚望》赏析详情»
孟郊(751~814)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出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他是唐代现存诗歌最多的诗人之一,作品超过500首,其中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游子吟》。
孟郊被称为“诗囚”,与贾岛齐名,人们称他们为“郊寒岛瘦”。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对社会现实和人生苦难有深刻的思考和表达。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为主题,具有浓厚的悲愤色彩。
孟郊于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他的朋友张籍私谥他为贞曜先生,以表彰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