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化度寺作》原文赏析

  • zhè
    tiān
    ·
    huà
    zuò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chí
    shàng
    hóng
    bàn
    lán
    cháng
    dài
    yáng
    hái
    yīn
    yún
    shū
    tóng
    luò
    míng
    yuè
    shēng
    liáng
    bǎo
    shān
    xián
  • xiāng
    mèng
    zhǎi
    shuǐ
    tiān
    kuān
    xiǎo
    chuāng
    chóu
    dài
    dàn
    qiū
    shān
    hóng
    鸿
    hǎo
    weí
    zhuàn
    guī
    xìn
    yáng
    liǔ
    chāng
    mén
    shǔ
    jiān

原文: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抒情思归乡情鹧鸪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池上的朵朵红莲,陪伴我独倚栏杆。在附近栖息的乌鸦,都带着夕阳飞还。刚刚过去一阵阴云急雨,萧疏的梧桐又飘落几个叶片。明月已露出秋天的凉意,用来驱暑的宝扇开始置闲。
归乡的梦境总是短得可怜,碧水蓝天却宽阔无边,我凭倚小窗极目远眺,均匀处淡淡的秋山,也如同美人皱眉含着幽怨。飞往吴地的大雁啊,请你给我传达一下思归的心愿。阊门外杨柳荫下的几间小屋,惹得我梦绕魂牵,每时每刻都在思念。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据唐人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而取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贺铸词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称《半死桐》。平韵,五十五字。上片七言四句,相当于一首七绝。下片换头两个三字句,如改为七言仄脚句,也是一首七绝。可见此调由一首七律演变而成。上片两个七字句,和换头两个三字句,前人用对偶的较多。
化度寺:化度寺在杭州西部江涨桥附近。《杭州府志》:“化度寺在仁和县北江涨桥,原名水云,宋治平二年改。”
红衣:莲花。
倚阑:凭靠在栏杆上。
殷云:浓云。
闲:闲置。
乡梦窄:思乡的梦太短。
愁黛:愁眉。
吴鸿:指苏州一带飞来的大雁。
阊(chāng)门:苏州西门。这里指作者姬妾所居之处。 《鹧鸪天·化度寺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杭州西部江涨桥附近的化度寺寓居时,因为秋景的变化而产生了思乡之情。他深深地思念远在苏州的家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他内心的怅惘之情。这首词被思念之人视为他的苏州姬妾,进一步突显了词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深。 《鹧鸪天·化度寺作》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信”,传达给思念的人。然而,最后一句“吴鸿好为传归信”,却揭示了佳人已经去世的残酷现实。消息再也不能送达,作者的思念只能化作无尽的悲伤。



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了对仗句、对偶句等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对化度寺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鹧鸪天·化度寺作》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

宋代 朱熹

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鹧鸪天·月落星稀露气香

宋代 魏了翁

月落星稀露气香。
烟销日出晓光凉。
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
淇以北,洛之阳。
买花移竹且迷藏。
九重阊阖开黄道,未信低回两鬓霜。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宋代 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