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除夕偶成》原文赏析

  • guǐ
    chú
    ǒu
    chéng
  • [
    qīng
    dài
    ]
    huáng
    jǐng
    rén
  • qiān
    jiā
    xiào
    lòu
    chí
    chí
    yōu
    huàn
    qián
    cóng
    wài
    zhī
  • qiāo
    shì
    qiáo
    rén
    shí
    xīng
    yuè
    kàn
    duō
    shí

原文: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相关标签:除夕归乡忧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时间慢慢地流逝,千家万户一片欢歌笑语;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某种忧患正悄悄地袭来。
可惜人们无法理解我的担忧,只能独自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仰望夜空,把一颗星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很久。

注释:
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
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
潜:暗中,悄悄地。
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
识:shí,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癸巳除夕偶成》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创作的,当时正值乾隆中期。乾隆中期以后的社会充满了贫富对立、两极分化、流民遍野和人才被遗弃等问题,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在这个时候,作者正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工作,除夕的时候回家过年。作者对即将发生的社会混乱有一种预感,心中充满了忧虑和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癸巳除夕偶成》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夕之夜的欢乐气氛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孤独和忧愁,表达了对现实和人生的忧虑与感愤。诗人通过描述千家笑语的气氛,展现了除夕夜的喜庆和团聚,但同时也揭示了贫富悬殊所带来的欢乐与愁苦并存的现实。诗人在市桥上独自站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表达了他内心的忧闷和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诗人的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忧思,而是通过描写诗人的特殊行为和默然无声的凝视,将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和强烈。这首诗的特色在于言近旨远,通过贴近生活的描写,寄托了对整个现实和人生的忧虑与感愤。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忧虑。 《癸巳除夕偶成》赏析详情»

清代诗人黄景仁的照片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出生于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他在四岁时就成为孤儿,家境贫困。尽管如此,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卓越的诗才,因此有了一定的声名。为了谋生计,他曾四处奔波。

然而,黄景仁一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机遇,一直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后来,他被授予县丞的职位,但在还没有得到补官的时候,他在贫困和疾病的折磨下在他乡去世,年仅35岁。

黄景仁的诗才备受赞誉,他是“毗陵七子”之一。他的诗学受到李白的影响,他的作品多表达了贫困、孤独和悲伤的情感,也有一些愤世嫉俗的篇章。他的七言诗具有独特的特色,同时他也擅长写词。他的著作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忆君王·依依宫柳拂宫墙

宋代 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
燕子归来依旧忙。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元代 元好问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
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贫女

唐代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