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原文赏析

  • zhōng
    qíng
    ·
    liǔ
    yāo
    kōng
    cuì
    qún
    yān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liǔ
    yāo
    kōng
    cuì
    qún
    yān
    jìn
    chéng
    mián
    huā
    chén
    làng
    juàn
    qīng
    zhòu
    jiàn
    biàn
    wǎn
    yīn
    tiān
  • shè
    shuǐ
    yóu
    chuán
    yòu
    qīng
    nián
    dōng
    fēng
    guǎn
    yàn
    chū
    lái
    chūn
    hán

原文: 柳腰空舞翠裙烟。尽日不成眠。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吴社水,系游船。又轻年。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相关标签:写人女子忧思诉衷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吴文英在苏州时与一位姬妾的离异,并推测了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根据文中的句子“吴社水,系游船。又经年”,可以推断出这首词应该是在苏姬离去后的第二年创作的,即公元1245年(淳祐五年)。这首词通过回忆苏姬来表达吴文英对她的思念之情。 《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创作背景详情»

简析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春天中的心情和境遇。第一段中,“柳腰”一词描绘了女子身穿翡翠色的衣裙,舞姿柔软,但却无人赏识,导致她感到兴趣索然,回房独眠却难以入睡。这两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女子怀春时的孤独和困扰。

第二段中,“花尘”一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色,白天万紫千红,阳光温暖,但到了傍晚天空却变得阴沉沉。这种“春天天气十八变”的情况,暗示了女子的心情也像春天的天气一样忽晴忽阴,时喜时悲,无法自持。

第三段中,“吴社水”一词指的是吴地郊外的一座土地庙旁的河中,有一艘游春的客船。女主人公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又到了春天郊游的时节。接着,“东风”一词描述了女子对景物的感慨。她观察到东风只管自己欢快地吹拂,却不关心人世间万物的命运。她看到燕子又回到旧宅,感叹燕子还能留恋旧地,而自己却无法找到那位远在他乡的人。在这初春的寒夜里,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感到无依无靠,难以忍受。

整体而言,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女子的外在景物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她在春天中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命运的思考。 《诉衷情·柳腰空舞翠裙烟》简析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

宋代 毛滂

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
银字歇,玉杯空。蕙烟中。桃花髻暖,杏叶眉弯,一片春风。

诉衷情(五之三)

宋代 王安石

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诉衷情·琵琶女

宋代 苏轼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