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原文赏析

  • gāo
    yáng
    tái
    ·
    guò
    zhòng
    shān
    yuè
    wén
    zhòng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fān
    luò
    huí
    cháo
    rén
    guī
    guó
    shān
    jiāo
    gǎn
    kǎi
    chóng
    yóu
    gōng
    zhé
    shuāng
    hán
    xīn
    duò
    shā
    ōu
    dēng
    qián
    bǎo
    jiàn
    qīng
    fēng
    duàn
    zhèng
    biǎn
    zhōu
    zuì
    qíng
    àn
    shàng
    xián
    huā
    xīng
    rǎn
    chūn
    chóu
  • dāng
    shí
    bái
    shí
    cāng
    sōng
    jiě
    huí
    niǎn
    yǎn
    shān
    xiū
    lán
    qīng
    chūn
    mèng
    huāng
    qiū
    nián
    nián
    yuàn
    西
    fēng
    dào
    yàn
    yuàn
    绿
    shuǐ
    qiū
    dēng
    lín
    shù
    cán
    yān
    西
    beǐ
    gāo
    lóu

原文: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岸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相关标签:豪放咏史感慨高阳台

赏析

述其墓地的景物,以表达对其的怀念和敬意。这首词也不例外,通过描写文种墓地的白石路、苍松和雾气,展现了作者对文种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词中也融入了一些比喻和典故,如“弓折霜寒”和“机心已堕沙鸥”,用以暗示作者对南宋末国事的忧虑和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整首词情感沉郁而又豪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自己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词中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思维方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文种墓》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高阳台·残萼梅酸

宋代 王沂孙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宋代 周密

小雨分江,残寒迷浦,春容浅入蒹葭。雪霁空城,燕归何处人家。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感流年,夜汐东还,冷照西斜。
萋萋望极王孙草,认云中烟树,鸥外春沙。白发青山,可怜相对苍华。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问东风,先到垂杨,后到梅花。

高阳台(闰元宵)

宋代 蒋捷

桥尾星沈,街心尘敛,天公还把春饶。桂月黄昏,金丝柳换星摇。相逢小曲方嫌冷,便暖薰、珠络香飘。却怜他、隔岁芳期,枉费囊绡。
人情终似娥儿舞,到嚬翻宿粉,怎比初描。认得游踪,花骢不住嘶骄。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醉醺醺,不记元宵,只道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