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原文赏析

  • mán
    ·
    shān
    yǎn
    yìng
    xié
    yáng
  • [
    sòng
    dài
    ]
    weì
    rén
  • shān
    yǎn
    yìng
    xié
    yáng
    lóu
    tái
    yǐng
    dòng
    yuān
    yāng
    àn
    liǎng
    sān
    jiā
    chū
    qiáng
    hóng
    xìng
    huā
  • 绿
    yáng
    xià
    zǎo
    wǎn
    biān
    sān
    jiàn
    liǔ
    mián
    feī
    rén
    yóu
    weì
    guī

原文: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相关标签:婉约写景妇女怀远离情菩萨蛮

译文及注释

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微风吹拂下,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仿佛在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在杨柳掩映的溪边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观望。年年看柳絮飘飞,至今已经看了三次,离人为什么还不还乡?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楼台影动:表明溪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绿波,而楼台的影子也如同晃动一般。

鸳鸯:一种情鸟,雌雄相依,形影不离,如同良侣。

柳绵:成熟了的柳叶种子,因其上有白色茸毛、随风飘舞如棉似絮而得名,又叫柳絮。在古代水边杨柳往往是送别的场所。

离人: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溪山掩映斜阳里》是一首以抒情为主题的词作,通过描绘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情思,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景色和饶有情韵的情感。

词的开头以“溪山掩映斜阳里”为首句,通过斜阳的映照描绘了溪山的景色,突出了“溪”字的重要性。接着,“楼台影动鸳鸯起”一句进一步补充了溪中的景色。在夕阳的斜照下,溪水中不仅有青山的倒影,还有楼台的倒影,还有对对鸳鸯在溪水中嬉水。上句写静景,下句则动中有静,通过“楼台影动”表达了微风吹拂下荡起的绿波,楼台的影子仿佛晃动起来,整个画面充满了生趣。

接下来的两句写溪水两岸的景色,只有几户人家,环境幽静。前面提到的楼台原来是这几户临水人家的住宅,通过实写和虚写的结合,描绘了深院高墙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杏花从高高的围墙上探出头来的情景。这句通过一个“出”字形容红杏花,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娇艳,意味深长。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但仍然围绕着“溪”字展开。溪水旁边有一道长堤,长堤上长满了嫩绿的柳丝,轻拂着溪水。作为临水人家的妇女,魏夫人经常从这里走过。词中的“早晚”并不是指时间的早和晚,而是指随时随地。这里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所,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绘溪水的景色和情感,展现了清新自然的氛围和饶有情韵的情感。通过构图设色,词中的每个细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首词耐人寻味,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细腻描绘。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赏析详情»

魏夫人

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她是曾布的妻子,魏泰的姐姐,被封为鲁国夫人。她出生于襄阳(今湖北襄阳市),生卒年不详,生平也没有可考的资料。

魏夫人在宋代以她的文学创作而闻名,朱熹甚至将她与李清照并提。在《朱子语类》卷一四零中,朱熹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她曾经出版过《魏夫人集》,但现存的作品非常有限。目前只有一首诗和十余首词被保留下来。

她的唯一的诗作是一首咏项羽和虞姬的诗,题为《虞美人草行》。这首诗被收录在《诗话总龟》卷二十一中。

她的词作被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这本词集收录了她的十余首词作品。

总结起来,魏夫人是北宋时期的女词人,她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很有声望。尽管她的生平和作品数量有限,但她的词作在后世仍然被人们所珍视。

猜您喜欢

湖边采莲妇

唐代 李白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
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
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
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唐代 韩愈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负薪行

唐代 杜甫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