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很短小无法伸出水面。妇人常年难以离开家门外,而离我远行的人却有千万里之遥。
注释:行子指的是出行的人。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三首乐府诗是韩愈在他的青年时期创作的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组名为思妇之歌的诗集。这些诗歌是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写成的,韩愈当时为了表达对妻子卢氏的思念之情而创作的。根据清代学者陈沆在《诗比兴笺》中的解释,这些诗歌是韩愈寄给妻子的,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这组诗歌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展现了韩愈对妻子的深深的爱意和思念之情。这些诗歌不仅是韩愈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这组诗歌,韩愈展示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婚姻的珍视和重视。这些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创作背景详情»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他是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因此也被称为韩吏部。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一起被认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则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被尊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他的作品都被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他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对佛教持批判态度,主张恢复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于82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