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原文赏析

  • qīng
    qīng
    shuǐ
    zhōng
    sān
    shǒu
    ·
    sān
  • [
    táng
    dài
    ]
    hán
  • qīng
    qīng
    shuǐ
    zhōng
    duǎn
    chū
    shuǐ
  • rén
    xià
    táng
    xíng
    zài
    wàn

原文: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相关标签:乐府妇女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水中生长着青青的菖蒲,叶子很短小无法伸出水面。妇人常年难以离开家门外,而离我远行的人却有千万里之遥。

注释:行子指的是出行的人。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三首乐府诗是韩愈在他的青年时期创作的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组名为思妇之歌的诗集。这些诗歌是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写成的,韩愈当时为了表达对妻子卢氏的思念之情而创作的。根据清代学者陈沆在《诗比兴笺》中的解释,这些诗歌是韩愈寄给妻子的,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这组诗歌以其深情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展现了韩愈对妻子的深深的爱意和思念之情。这些诗歌不仅是韩愈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这组诗歌,韩愈展示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婚姻的珍视和重视。这些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创作背景详情»

唐代诗人韩愈的照片
韩愈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他是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因此也被称为韩吏部。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一起被认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则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被尊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他的作品都被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他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对佛教持批判态度,主张恢复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于824年去世。

猜您喜欢

负薪行

唐代 杜甫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

五代 欧阳炯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独掩画屏愁不语,斜倚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捣衣诗

南北朝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