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原文赏析

  • wǎn
    chūn
  • [
    táng
    dài
    ]
    hán
  • cǎo
    shù
    zhī
    chūn
    jiǔ
    guī
    bǎi
    bān
    hóng
    dǒu
    fāng
    feī
    (
    cǎo
    shù
    zuò
    cǎo
    )
  • yáng
    huā
    jiá
    cái
    weí
    jiě
    màn
    tiān
    zuò
    xuě
    feī

原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相关标签:春天哲理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结束,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道随风飘洒,好似片片雪花。

注释:
不久归:即将结束。
杨花:指杨絮。
榆荚:也称为榆钱。榆树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长荚,荚小,形状像钱币,荚内的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知道。 《晚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公元816年,韩愈已经年近半百,他在这个时候创作了《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城南游玩的时候。城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韩愈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历史的厚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韩愈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城南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叹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城南的美景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和对历史的敬畏。

这首诗展现了韩愈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精确的词语,使诗歌充满了美感和力量。他通过对城南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韩愈的年龄都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韩愈年近半百,他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是韩愈在城南游玩时创作的,通过描绘城南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展示了韩愈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思考。 《晚春》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此诗》称:“此诗以草木之知,以春之留,以杨榆之美,以春之晚,以春之久,以春之尽,以春之努力,以春之有价值,以春之珍惜,以春之不负,以春之有心人,以春之有才思,以春之有时机,以春之有光阴,以春之有风采,以春之有情状,以春之有生命力,以春之有色彩,以春之有耐人咀嚼之味,以春之有人生哲理,以春之有启示。”可见,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草木的活力和努力,表达了珍惜时光、抓住机遇的人生哲理。同时,诗中的拟人化手法和奇妙的想象力,使诗歌更具趣味和艺术性。整首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 《晚春》鉴赏详情»

唐代诗人韩愈的照片
韩愈

韩愈于768年出生在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他是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因此也被称为韩吏部。他被谥号为“文”,又被称为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一起被认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则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被尊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他的作品都被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他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对佛教持批判态度,主张恢复儒家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于824年去世。

猜您喜欢

登池上楼

南北朝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代 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玉楼春·春景

宋代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