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絮(xù) - 落下的雪花
残莺半日天 - 半天时间里残留的鸟鸣声
玉柔花醉 - 形容美人疲倦的样子
惹窗映竹满炉烟 - 引起窗户上竹影满屋的烟雾
独掩画屏愁不语 - 独自掩住画屏,忧愁无言
斜倚瑶枕 - 斜靠在精美的枕头上
髻(jì)鬟(huán)偏 - 发髻和发鬏偏向一侧
此时心在阿谁边? - 此时心思在谁那边
注释:
半日天:中午时分
玉柔花醉:形容美人疲倦的形象。玉柔指女人洁白柔软的身体或手。花指女子的面容,醉形容状态。
掩画屏:指人为画屏所遮掩。
瑶枕:精美的枕头。
阿谁边:谁那边?阿谁指谁,哪个。阿是名词的词头。
《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译文及注释详情»
以下是对内容的整理和补充注释:
1. 半日天——中午时分。这个词语用来形容中午的时间,意味着白天已经过了一半。
2. 玉柔花醉——形容美人倦怠的形象。玉柔指女人洁白柔软的身体或手,而花则指女子的面容。醉在这里是形容状态,表示美人疲倦的样子。
3. 掩画屏——意思是人为画屏所遮掩。这个词语描述了人们用屏风来遮挡或隐藏画作的意思。
4. 瑶枕——精美的枕头。瑶枕是一种精美的枕头,通常用贵重的材料制成,象征着高贵和华丽。
5. 阿谁边——谁那边?阿谁是指谁,哪个。这个词语常用于问对方在哪里或指代某个人。在《三国志·庞统传》中,阿谁用来表示“谁是失去的那个人”。
《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注释详情»
这段内容简析了一篇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手法。文章的上片首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即春末日午。接下来的句子“玉柔花醉”使用了物喻人的手法,用字妍丽,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美丽。接着的“惹窗”句写出了人物在室内外一片幽静中入睡的情景。下片的“独掩”二句正面描写了妇人午睡后的慵倦神态。最后一句则写出了妇人心思茫然的状态,并通过疑问句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整篇文章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巧妙的表达手法,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出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浣溪沙·落絮残莺半日天》简析详情»
欧阳炯(896-971)是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时期担任中书舍人一职。根据《宣和画谱》的记载,他在孟昶时期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来,随着孟昶降宋,他被任命为散骑常侍。欧阳炯擅长诗文,尤其擅长写词,同时也是一位擅长笛子的艺术家。他被认为是花间派重要的作家之一。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补充欧阳炯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896年,逝世于971年。这段时间正好是五代十国时期,欧阳炯的生平经历了后蜀和宋朝两个朝代的变迁。他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才华使他成为当时的知名人物,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和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