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小姑子在家纺织苎麻布,还不知道与人打交道。
大嫂子去湖里采芙蓉,曲溪宽湖,荷叶千万重。
你大哥外出远行,大嫂你别跟陌生人说话。
要像秋胡的夫人一样,不受诱惑,要像松树高洁。
注释:
白纻:苎麻布。
将:与。
大嫂:兄嫂,文中指哥哥的妻子。
溪湖:曲溪宽湖。
行不在:外出远行。
外人:陌生人。
秋胡妇:典故名,典出汉·刘向《列女传》卷五《节义传·鲁秋洁妇》。秋胡之妻。
诗文中常用以为节义烈女的典型。
贞心:表示贞洁,贞操。
《湖边采莲妇》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漫游会稽一带时所作。会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李白在漫游期间,经过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人物,这些都给他带来了灵感和创作的动力。
在这首诗中,李白描绘了一个丈夫远行的场景。这位丈夫可能是一个冒险家、探险家或商人,他离开了家乡,踏上了未知的旅程。而在他离开后,家中只剩下了女性成员,包括妻子、姑嫂等。
诗中的场景是在家中,女性们围坐在一起,互相交谈。她们或许在谈论着丈夫的远行,或者是思念着他的归来。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温馨、亲密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女性们的坚强和团结。
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丈夫远行的思念和对家庭的关怀。他通过描绘女性们的对话,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她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也是家庭温暖的源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丈夫远行和家庭团聚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李白对家庭和女性的尊重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也是对女性力量和家庭价值的赞美。
《湖边采莲妇》创作背景详情»
《湖边采莲妇》是一首乐府古题,通过对比的写法,诗人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女子形象。
诗中的前两句描写了小姑子在家中纺织麻布,不懂得与外人交往,以及大嫂子在溪水中采摘芙蓉,美丽动人。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朴实的乡下妇女形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后两句则描写了大哥离开后大嫂的表现,同时运用了典故,更加突出了夫妻之间的相爱,并从侧面展示了古代妇女对于自己的贞洁非常看重的态度。
诗中的“愿”字将诗人对大嫂珍重自己贞操的希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运用典故,加深了读者的感受。诗中的“未解”一词体现了小姑的淳朴与自然,更能看出古时女子的淳朴善良,引起读者的喜爱。
小姑在家中还要“将人语”,而大嫂在野外则要“莫使外人逢”,通过小姑的天真烂漫来衬托大嫂的拘谨防范,使我们了解到采莲妇的贤淑和纯朴。诗歌在最后以“愿学秋胡妻,贞心比古松”结尾,将采莲妇的贞洁之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湖边采莲妇》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但通过对小事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妇女对贞操的看重。同时借用典故,更加强调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通过剖析民间小事,诗歌与读者产生了共鸣。
《湖边采莲妇》赏析详情»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