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烟波浩渺,岸边垂柳,柳枝飘飘。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际,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离人愁思萦绕;汀州长满了蘋花,心上人还未回还。
注释:
江南春:指江南地区的春天。
柳依依:引用自《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意为柳树依依不舍。
芳草远:引用自《楚辞·招隐士》中的句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意为芳草茂盛。
蘋满汀洲:代指春末夏初的时令,蘋指一种水生植物,也叫四叶菜、田字草。
汀州:指水中的小块陆地。
《江南春·波渺渺》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是对一首词《江南春尽离肠断》的解读。词的前四句描绘了江南暮春的景色,通过景物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烟波渺渺的春水、飘飘的杨柳、绵延到天涯的芳草,以及凋谢的杏花,都展现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这些句子中蕴含着深情和伤感,如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和长亭惜别的伤感。
接下来的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情感。前面的描写景物的句子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了铺垫,使得这句话更加情深意挚。而“蘋满汀洲人未归”这句话则将女主人公的离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她青春年华的流逝和孤寂的等待。
整首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暗寄了词人对美人迟暮的感慨。通过描绘江南春景和主人公的离愁,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江南春·波渺渺》赏析详情»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出生在汉族的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在太平兴国五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后来担任归州巴东和大名府成安县的知州。天禧元年,他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后来又升任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
然而,在天圣元年(1023)九月,寇准被贬为衡州司马。当时他已经病重,但还是按照诏令前往衡州(今衡阳)就任。不久后,他在竹榻上病逝。他的妻子宋氏上书请求将他的遗体迁回故乡安葬。皇佑四年,皇帝下诏让翰林学士孙抃撰写神道碑,碑文的篆刻首字为“旌忠”。
寇准擅长诗歌和文学,他的七绝尤其有韵味。现在传世的《寇忠愍诗集》共有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