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从常州回江阴的路上,到处都是空荡荡的篱笆院落,颓败的江村景象让人感到心痛。由于很少有人经过,路边的野花看起来颜色暗淡;频繁的春雨使得鸟鸣听起来也带着寒意。上官才刚刚上任,我也还没有辞去官职。今年春天,首要的任务是平息战乱,谁还有心思来关心民生的困境、江村的破败?
注释:春务:春季的农事。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李嘉祐的一首诗进行解读。诗中描述了李嘉祐在战乱中的无奈和对民生的关怀。
首联“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悲惨境遇的无奈。诗人明知道江村已经残破不堪,却仍然无法忍受不去看。
颔联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前句通过花色的改变反映了人民的悲惨境遇,赋予了花色别样的意味。后句通过描写鸟鸣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情。整个颔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悲伤情绪传达给读者。
颈联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乱后重建和重新经营民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彷徨。然而,李嘉祐并没有机会重整江阴,因为他在当年春天升官去了台州刺史。
最后,文章提到了江南在大历年间逐渐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的情况,引用了《旧唐书》中的记载,说明了李嘉祐所在的时代背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悲伤,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时局的无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乱后重建的愿望。这首诗在描绘战乱时期的江南社会状况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赏析详情»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他在天宝七年(748年)中进士,之后被任命为秘书正字。
关于李嘉祐的生平和事迹,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我们无法得知更多的细节。然而,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可以推测他在唐朝的政治和文化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根据唐代的官制,秘书正字是一种高级官职,负责处理皇帝的文书和文件。这个职位要求官员具备出色的文书处理能力和政治敏锐度。因此,李嘉祐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可以看出他在文书处理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得到了认可。
尽管我们无法得知李嘉祐的具体生卒年份,但可以推测他生活在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这个时期是唐朝盛世的一部分,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作为一位进士,李嘉祐有机会参与到当时的政治和文化活动中。
总的来说,李嘉祐是一位唐代赵州人,天宝七年中进士,后来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尽管我们对他的生平和事迹了解有限,但可以推测他在唐朝的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