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小试登山脚,今年不用扶。
微微交济泺,历历数青徐。
朴俗犹虞力,安流尚禹谟。
终年聊一快,吾病失医卢。
译文:在山脚尝试着登了一小程,发现今年已不需亲朋好友的搀扶就能前行。隐约能看到济水、泺水相交于远方的泺口,青、徐二州的景象历历在目。风土人情淳朴得如虞舜治理下的太平盛世,恬静的山川河流如同大禹治水后的景象。难得一年到头有这么愉快的时候,却因贫穷而得不到名医的医治。
注释:济泺(luò):济水(今黄河)与泺水。泺水源于济南趵突诸泉,北流注人小清河。
青徐:青州与徐州,古概指齐鲁之地。
朴俗:朴素的风俗。
虞(yú)力:虞舜教化之力。
安流:治理河流。
禹谟(mó):大禹的规划。谟,即谋划。《尚书》有《大禹谟》篇。
医卢:扁鹊家在卢国,所以被称为卢医,这里代指名医。
《登鹊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1100年,即宋徽宗元符三年的正月。在这个时候,太后向氏正在听政,她开始召回被贬斥的旧党成员,恢复他们的官职。陈师道自从公元1095年绍圣二年开始服丧以来一直闲居徐州,生活十分困顿。然而,在公元1100年七月,他被任命为棣州教授,这是一个新的职位。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当时的喜悦和舒畅的心情。 《登鹊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辛酸经历的回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山远眺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熟悉和亲切感。诗中的“微微”一词表明诗人的目光并不真切,但他仍能清晰地看到家乡的山水和熟悉的景物,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并没有具体描绘云水竹石等细节,而是通过望远和指点的动作来概括,这既符合登高远眺的实际,又含蓄地点明了要表达的情意。诗人的兴致之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透过写景的方式得以体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愉快。
整首诗质朴无华,沉郁顿挫,诗中满含作者凄苦之情。诗人陈述了自己经历过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生活,尽管年纪尚轻,但已感到精力不济。诗人通过登山游玩来暂时忘却一切,享受风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快乐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写景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辛酸经历的回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的内心情感在诗中得以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愉快,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凄苦之情。
《登鹊山》赏析详情»
陈师道(1053~1102)是北宋时期的官员和诗人。他的字是履常,号称后山居士,是汉族,出生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在元祐初年,苏轼等人推荐他的文才和行为,使他成为徐州的教授。后来,他历任太学博士、颖州教授和秘书省正字。陈师道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思,因此被称为“闭门觅句陈无己”。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也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除了诗歌,他还擅长写词,他的词风格与诗相似,以拗峭惊警见长。然而,他的诗和词存在内容狭窄、词意艰涩的问题。他的著作包括《后山先生集》,他的词作有《后山词》。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