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春愁》原文赏析

  • yàn
    guī
    liáng
    ·
    chūn
    chóu
  • [
    sòng
    dài
    ]
    shí
    yán
    nián
  • fāng
    cǎo
    nián
    nián
    hèn
    yōu
    xiǎng
    qián
    shì
    yōu
    yōu
    shāng
    chūn
    shāng
    bié
    shí
    xiū
    suàn
    cóng
    weí
    fēng
    liú
  • chūn
    shān
    zǒng
    shēn
    yún
    cuì
    dài
    qiān
    dié
    zài
    meí
    tóu
    zhī
    gòng
    duō
    chóu
    gēng
    xié
    píng
    weī
    lóu

原文: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相关标签:春天追忆春愁燕归梁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年复一年,春草总是引起离别的伤感,回忆往事总是让心中充满忧愁。伤春伤别的情感何时才能停止呢!从古至今,人们都为了男女情事而痛苦。春天的山林将自己青翠的颜色深深地压在女子的眉头上,不知道能带来多少忧愁!夕阳已经西下,我倚着高楼远望。

注释:悠悠:形容思念的样子;忧思:忧愁的样子。
翠黛:用于画眉的青黑色螺黛。 《燕归梁·春愁》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分析了这首词的意境和表达手法。文章首先指出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春愁的情感。接着,文章分析了开头两句词的运用,通过使用“年年”、“悠悠”两叠词,表达了女主人公对遥远前事的深长追忆,并展现了她执着纯真的情感。接下来,文章指出“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这句词表达了伤春与伤别的感情年年不断,与日俱增,为男女的风流韵事而产生的离别愁绪。上片通过潮水般的倾泻,将女主人公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然后,文章分析了下片的表达手法,通过比喻将春山的青翠颜色深匀叠压在女子的眉头上,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公的愁思。最后,文章指出结尾部分采用了乐府《西洲曲》的意境,通过描述夕阳西下、江楼倚望,表达了无尽的愁思。整篇文章通过分析词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对这首词进行了深入的鉴赏。 《燕归梁·春愁》鉴赏详情»

宋代诗人石延年的照片
石延年

石延年(994~1041)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是曼卿,又有一个字是安仁。石延年的原籍是幽州(今北京市一带),但后来幽州被契丹割让,他的祖先便带着全家南迁,最终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

石延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没有中举。直到真宗年间,他才以右班殿直的身份进入官场,后来改任太常寺太祝,再后来又升迁为大理寺丞。最终,他的官职达到了秘阁校理和太子中允的地位。

石延年以他的诗歌、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以及杜默的歌曲而闻名,被誉为“三豪”。他的诗歌作品在北宋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同时,他的书法作品也备受赞赏,被视为艺术品。石延年的文学才华和书法造诣使他成为北宋时期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关于石延年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文中未提及,需要进一步补充。

猜您喜欢

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

宋代 晁冲之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
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
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双邀阿母家。
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
鬓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映纱。
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宋代 史达祖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箫鼓地 一作:歌舞地)

公子行

唐代 顾况

轻薄儿,面如玉,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蹬悬金缕鹘飞,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