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倦客如今已老矣,而春天还像旧时一样,每年都如期来到人间。可是我的心情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只能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了。回忆以前经常在西湖一带泛舟西湖,观景看花,饮酒听歌,几无虚日。
云见芳草触动愁思,不免忆起着春罗湘裙的歌童舞女。现在的一些歌伎舞女,她们打扮得比旧时歌伎舞女更加娇艳。西湖边上的婀娜柳枝临风婆娑而舞,只能令人追忆当年之歌喉舞腰而已。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韵。
倦客:词人自指。
南陌:游乐之地。
翠楼:词中指妓馆歌楼。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着春罗:云见芳草触动愁思,不免忆起着春罗湘裙的歌童舞女,勾引起对昔年繁华生活的缅怀。
婆娑(suō):盘旋起舞。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词人在开禧二年(1206年)时的遭遇。当时,韩侂胄举兵北伐,但最终失败而返回。由于与韩侂胄有关联,词人也受到了牵连,被免职并发配到边疆。根据张镦在嘉泰元年(1201年)辛酉所作的《梅溪词序》的推断,词人在失势之时已经接近50岁。因此,可以推测《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这首词是在词人被罢免、失势之后创作的。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词的开头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厌倦情绪,接着回忆起过去在西湖一带游赏观光的繁华热闹的生活经历。下片则将回忆的内容集中在歌妓等人物身上,通过描写他们的愁和忆,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整首词以感叹和悲伤为主题,通过虚实相间、反复烘染的手法,展示了词人对今昔变化的感叹与悲伤。
从风格上看,这首词继承了唐五代北宋以来的婉约派词风,境界比较狭窄。但在炼词造句方面,词人表现出色,尤其是上片结尾的“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这两句,非常值得称道。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叹,展现了浓郁的感伤情味。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赏析详情»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他一生未中第,早年曾担任过幕僚职务。在韩侂胄当国时,史达祖是他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写文书。然而,韩侂胄失败后,史达祖被牵连受到黥刑的惩罚,最终在贫困中去世。
史达祖的词作以咏物为主题,其中不乏对自身身世的感慨。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对家国沉痛的思念之情。现今传世的作品有《梅溪词》,共存有112首词。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
皇穹雪冤枉,白日开昏氛。
太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
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夫子王佐才,而今复谁论?
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鶱。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
徒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
黄鹤不复来,清风奈愁何!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
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