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北方边塞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北方边塞的西风猛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放牧羊群,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注释:紫塞:北方边塞。皂雕:一种黑色大型猛禽。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阏氐:这里指王昭君。
《敦煌乐》译文及注释详情»
杨慎(1488~1559)是明代文学家,被誉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的字是用修,号是升庵。后来因为被流放到滇南,他自称为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他是杨廷和的儿子,汉族,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祖籍是庐陵。
杨慎在正德六年成为状元,后来担任官职翰林院修撰,负责修订武宗实录。当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他上书抗议。世宗继位后,任命他为经筵讲官。然而,在嘉靖三年,因为参与了“大礼议”,他受到了廷杖的惩罚,并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直到终老。
杨慎是明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丰富,被称为第一。尽管他的诗歌不专注于盛唐风格,但仍然有一定的倾向。在被贬谪之后,他表达了许多愤怒和不满。他还擅长写作散文、词和散曲,他的古代考证作品范围广泛。他的著作达到了一百多种。后人将他的作品编辑成《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