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送巨山》原文赏析

  • jué
    sòng
    shān
  • [
    sòng
    dài
    ]
    liú
  • èr
    nián
    mǐn
    shān
    xiào
    fān
    rán
    xiàng
    zhè
    jiāng
  • míng
    yuè
    zhī
    jūn
    shēn
    hái
    zhào
    shū
    chuāng

原文: 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相关标签:朋友离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暂居在这福建山中的庙里已两年,如今忽然要离开,前往浙江。
明月不知您已经离去,深夜还是悄悄地照进您书房的小窗。

注释:
巨山:诗人的朋友张嵲,襄阳人。
寄迹:寄托踪迹,即暂时居住。
翻然:高飞远飏。此指旅行、迁移。

补充:
福建(Fújiàn):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浙江(Zhèjiāng):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明月(míng yuè):指明亮的月亮。
书房(shū fáng):专门用来读书、写字的房间。 《绝句送巨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38年(绍兴八年),张嵲被任命为福建路转运判官。他在这个职位上负责管理和监督福建地区的运输和物资分配。然而,仅仅一年后,他被召唤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在临安,张嵲被任命为司勋员外郎,同时兼任实录院检讨官。司勋员外郎是官府中的高级职位,负责管理和监督官员的任命和晋升。实录院则是负责记录和整理朝廷的重要文件和记录的机构。作为检讨官,张嵲的责任是审查和核实这些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刘子翚是张嵲的好友,他为了送别张嵲,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是在张嵲离开福建之前写的,也可能是在他到达临安后写的。无论何时写的,这首诗都是刘子翚表达对张嵲离别的感慨和祝福的方式。

这首诗可能描述了他们的友谊和相处之道,也可能表达了对张嵲新职位的祝福和期望。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刘子翚对张嵲的深情告别,同时也是对他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 《绝句送巨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离别》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面对朋友的离去为主题,表达了浓重的悲伤情感。诗的前两句直接写道,张巨山在福建住了两年,即将离开福建前往浙江。接下来的三、四句则通过虚拟的笔法,想象了张巨山离开后的人去楼空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对他的深情和怀念之情。

诗中的“二年寄迹闽山寺”一句,表面上是在描述张巨山在福建的居住时间,实际上也暗示了作者与张巨山在这两年中的密切交往。这句话引出了作者对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接下来的“一笑翻然向浙江”一句,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但实际上是作者故意装作洒脱,以掩饰自己对离别的不快。张巨山离开福建去浙江,既不是回乡,也不是仕途升迁,离别的情感必然是愁多欢少的。因此,诗人写他洒脱,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不得已的心情,加强了对离别的不快感。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通过转换角度,运用虚拟的笔法,想象了张巨山离开后的人去楼空的情景,寄托了作者对他的深情和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书房依旧,但人已经离去。如果直接写出这种情景,会显得索然无味。因此,诗人借助明月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强调明月仍然照进书窗,增加了冷漠的氛围。通过明月的无情,衬托出人的多情,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惆怅之情。这样的转折加深了诗的内涵,使情感更加丰富。

诗中还运用了人格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物拟人化。明月被拟人化,说它不知道人已经离去,仍然多情地照着读书窗。这样的构思在古代诗歌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他以桃花依旧来表达人事变化所带来的伤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朋友离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悲伤和怀念之情。通过转换角度和运用虚拟的笔法,诗人增加了诗的内涵和情感的丰富度。同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绝句送巨山》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刘子翚的照片
刘子翚

刘子翚(1101~1147)是宋代的一位理学家。他的字是彦冲,也有人称他为彦仲,号屏山,又有人称他为病翁,学界尊称他为屏山先生。刘子翚出生在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他是刘韐子和刘子羽的弟弟。他曾经通过荫补的方式成为承务郎,后来担任通判兴化军。然而,因为患病,他辞去了官职回到武夷山,专心致志地从事讲学。他在《周易》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朱熹曾经向他学习。刘子翚著有《屏山集》一书。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日期,目前没有详细的记录。

猜您喜欢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一

宋代 刘子翚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
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五

宋代 刘子翚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摇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翁仁山受恩归以诗相访因次其韵

宋代 刘子翚

寒阶响叶终日静,剥啄欣闻人叩关。
一听清言风洒座,几回幽梦月沈山。
遗珠未许留沧海,老骥终闻在六闲。
献策明光岂无用,人心久矣厌多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