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登凌歊台》原文赏析

  • yùn
    dēng
    líng
    tái
  • [
    yuán
    dài
    ]
  • shān
    shì
    lóng
    huí
    xián
    yún
    wàng
    chóng
    tái
  • gōng
    yǒu
    yuè
    gāo
    xià
    niǎn
    rén
    wǎng
    lái
  • chūn
    suí
    wáng
    guó
    jìn
    huā
    zhī
    zuò
    jiù
    shí
    kaī
  • duàn
    beī
    shuaī
    cǎo
    huāng
    yān
    fēng
    nián
    nián
    shàng
    绿
    tái

原文: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相关标签:写景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形如同盘龙绕去又绕回,闲云野景簇拥高耸的凌歊台。
山的形状像一条盘旋的龙,绕来绕去,而闲云和野景则围绕着高耸的凌歊台。

夜来明月照着离宫高高下下,帝王走过的车道白天也无人往来。
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离宫的高低起伏,白天帝王走过的车道也没有人来往。

春天的景色不会随同亡国消逝,山花依然像当年一样绽开。
即使国家灭亡,春天的景色也不会消失,山上的花依然像过去一样绽放。

断碑埋没在茫茫的荒草里,年年风吹雨淋又长新绿苔。
断裂的碑石被埋没在茫茫的荒草中,每年都被风吹雨淋,又长出新的绿苔。

注释: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从所押韵脚来看,有可能应和的是许浑的诗。凌歊(xiāo)台,位于今安徽当涂县的黄山顶上,据说南朝宋刘裕曾经路过此处,并在此地建造高台,即凌歊台,后来宋孝武帝刘骏即在此建避暑离宫。
注释:次韵是指和其他诗人的诗句押韵。凌歊台位于今安徽当涂县的黄山顶上,据说南朝宋刘裕曾经路过此处,并在此地建造了高台,即凌歊台。后来宋孝武帝刘骏在此处建造了避暑离宫。

离宫: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离宫指的是皇帝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辇(niǎn)路:即帝王车驾所经过的路。辇,本是人推挽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如帝辇、凤辇等。
辇路指的是帝王车驾所经过的路。辇本是指人推挽的车,后来特指君主所乘坐的车辆,如帝辇、凤辇等。 《次韵登凌歊台》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诗人在元至顺三年(1332年)的旅途中创作了这首诗。当时,诗人萨都剌从翰林国史院被调任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掾史,南下就职。在五月份,他曾经北上至京城,然后在秋天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具体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无法确定,因为诗人在这几次南来北往的旅途中都有可能创作了这首诗。诗人登上凌歊台,引发了他对古代的思考和怀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次韵登凌歊台》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台也会荒废残破,但自然界的规律却永远存在,不受人事的影响。



末联以凌歊台的衰败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凌歊台曾经是皇家楼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却只有荒草丛生、破败不堪的景象。这里的“荒草”和“破楼”都是凌歊台的具体形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然而,尽管凌歊台已经衰败,但它仍然有着辉煌的过去,有着历史的痕迹。这里的“破楼”和“荒草”与上联的“离宫”和“辇路”形成了对比,凸显了凌歊台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凌歊台的描写,展现了凌歊台的辉煌与衰败,以及人事更迭和自然规律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凌歊台作为一个具体的景物,象征着人类的荣辱兴衰,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恒久不变。整首诗以凌歊台为中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以及自然界的永恒存在。 《次韵登凌歊台》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萨都剌的照片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是天锡,号是直斋。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回族,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蒙古族。他的先祖是西域人,他自己出生在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他先后担任过应奉翰林文字、南台御史等职务。由于他弹劾权贵,他被左迁到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后来又被累迁到江南行台侍御史,最后又被左迁到淮西北道经历。晚年他居住在杭州。萨都剌擅长绘画和书法,尤其擅长楷书。他的才华被人们称为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中以描写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应答酬酢等题材为多。然而,他的作品的思想价值并不高。此外,萨都剌还留下了《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端居书事答翟志道知事见寄韵二

元代 萨都剌

瘦马春城曙色分,长年奔走愧移文。
几时黄鹤山房下,松火茶铛煮白云。

阻风南露筋过罗汉寺登楼看山茶

元代 萨都剌

野寺寻春酒未醒,不知几日过清明。
小阑干外东风急,一树山茶落晚晴。

九日渡淮喜东南顺风 其二

元代 萨都剌

东南风送渡淮船,过雁声寒水接天。
落日红霞收未尽,澹云微月出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