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即事》原文赏析

  • shàng
    jīng
    shì
  • [
    yuán
    dài
    ]
  • niú
    yáng
    sàn
    màn
    luò
    xià
    cǎo
    shēng
    xiāng
    lào
    tián
  • juàn
    shuò
    fēng
    shā
    xuě
    jiā
    jiā
    xíng
    zhàng
    xià
    zhān
    lián

原文: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边塞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牛羊在落日下散步,空气中弥漫着野草的清香和乳酪的香甜。忽然间狂风大作,沙尘像雪一般袭来,家家都把帐篷的毡帘放下来。

注释:
上京:即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东闪电河北岸)。上京即事――描写在上京见到的事物。
乳酪:用牛、马、羊乳炼制成的一种食品,味甜美。俗称奶豆腐。
朔风:北风。朔,一作“旋”。
行帐:即毡帐,又称旃帐。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牧民居住的毡制帐篷,类今之蒙古包。因易拆装,携带,便游牧迁移,故称行帐。毡帘:行帐上的毡制门帘。
拉――也作“剌(là)”。 《上京即事》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上京即事》是一首描写塞外牧区风光和牧民生活的诗歌,共有五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三首。诗歌通过描写北国草原的景色和气候变化,展现了边疆风情的独特魅力。

诗的前两句写道:“西天的太阳渐渐贴近地平线,草原的牛儿羊儿们,身披夕阳的金辉,拖着圆滚滚的大肚皮,散散落落,蹒蹒跚跚,从四面八方向帐篷归拢而来。”这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草原,牛羊们在金色的光芒中归家,给人一种宁静和熙的感觉。接下来的三四句则写到北风劲吹,沙尘似雪,帐下毡帘,展现了边疆风景中的野性和暴烈。诗歌通过对北国草原风景、气候的变幻以及民俗风情的描绘,传达出新鲜的、刺激的美感。

这首诗的背景广阔,具有典型的北国特色,与南北朝民歌《敕勒歌》相媲美。诗中的草原景色和牧民生活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北国的独特魅力。

诗的最后一句写道:“‘卷地朔风沙似雪’,只有萨都拉这样熟悉北国景物的诗人,才能描绘出这种草原上独有的奇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北国景物的熟悉和理解,他能够描绘出草原上独特的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北国草原风景和牧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边疆风情的独特魅力。诗中的景色变幻和气候变化,使人感受到北国的野性和美丽。诗人通过对草原景色和民俗风情的描绘,传达出新鲜的、刺激的美感,使人对北国的风景和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京即事》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北方边塞,风劲弓力猛而强,王孙们骑马飞驰在沙场上狩猎游玩。呼唤着雕鹰,腰间挂着箭,直到很晚才归来,只见马背上倒挂着一对白狼。

注释:紫塞指的是北方边塞地区。弓力指的是挽弓所需的力量。 《上京即事》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上京即事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人写下这组诗的背景是元顺帝在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六月初八日在上都即位,并举行庆典。诗人参加了这次庆典,受到了庆典的启发,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上京即事》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狩猎为主题,描绘了秋风劲吹、牧草枯黄的季节,预示着狩猎的到来。王孙贵族们带着劲弓,骑着骏马,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驰骋。晚上,他们吆喝着鹰儿,归来时马上悬挂着猎获的野兽。

这首诗采用了平铺直叙的手法,没有过多地描述打猎的细节,而是以淡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热闹的场面。诗中没有详细描绘斩获和追逐等热点,而是通过简洁的叙述,让读者自然地感受到刀响弓鸣和马蹄飞扬的景象。

通过这种手法,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狩猎的氛围中。读者可以想象到王孙贵族们骑着骏马奔驰在草原上,劲弓一拉,箭矢飞射而出,猎物被击中后,他们欢呼着归来,马上悬挂着猎获的野兽。诗中的平铺直叙手法使得读者能够自然地感受到这一场景的热闹和活力。

总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和平铺直叙的手法,成功地描绘了狩猎的情景。读者可以通过诗中的描述,想象到狩猎的热闹场面,感受到刀响弓鸣和马蹄飞扬的氛围。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狩猎的活力和豪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京即事》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萨都剌的照片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是天锡,号是直斋。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回族,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蒙古族。他的先祖是西域人,他自己出生在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他先后担任过应奉翰林文字、南台御史等职务。由于他弹劾权贵,他被左迁到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后来又被累迁到江南行台侍御史,最后又被左迁到淮西北道经历。晚年他居住在杭州。萨都剌擅长绘画和书法,尤其擅长楷书。他的才华被人们称为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中以描写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应答酬酢等题材为多。然而,他的作品的思想价值并不高。此外,萨都剌还留下了《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芙蓉曲

元代 萨都剌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次韵登凌歊台

元代 萨都剌

山势如龙去复回,闲云野望护重台。
离宫夜有月高下,辇路日无人往来。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端居书事答翟志道知事见寄韵二

元代 萨都剌

瘦马春城曙色分,长年奔走愧移文。
几时黄鹤山房下,松火茶铛煮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