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经过桃树和柳树种植的道路,化妆成月下唱歌的美女。因为这里是楚襄王故宫的地方,至今仍然有很多美女。
注释:桃蹊柳陌:种植桃树和柳树的道路。蹊、陌,都是指路的意思。
襄王故宫:原本位于今天的河南信阳西北,隋唐时期的古城已经废弃。这里可能是指宋玉的《神女赋》中的意思,泛指楚襄王所经历的地方,包括夔州一带。
细腰:指苗条的美女腰部。
《踏歌词四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禹锡(772-842)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出生于彭城(今徐州),是汉族人,祖籍洛阳。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豪”。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政治上,刘禹锡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然而,他参与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的历史学家和收藏家周新国先生的考证,刘禹锡在被贬期间写了著名的诗作《汉寿城春望》。
关于刘禹锡的生平和思想,还有许多其他的资料和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
竹外横枝,并栏干、试数风才一信。
么禽对语,彷佛醉眠初醒。
遥知是雪,甚都把、暮寒消尽。
清更润。
明月飞来,瘦却旧时疏影。
东阁谩撩诗兴。
料西湖树老,难认和靖。
晴窗自好,胜事每来独领。
融融向暖,笑尘世、万花犹冷。
须酿成、一点春腴,暗香在鼎。
绿柳池塘暗,流莺啼散,一帘丝雨。
东风如许。
唤起旧游情绪。
晴绵吹少,料难禁、好春归去。
念故人、门掩梨花,静对冷香无语。
留连翠微深处。
记梅边弄笛,满身花露。
盈盈春水,为问采兰谁侣。
芳期暗卜,想猿鹤、空山无主。
试听取、香径啼红,又催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