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得清名二十年,登山上坂乞新篇。
除书近拜侍臣去,空院鸟啼风竹前。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一生都过着贫困的生活。在他约46岁的时候,他开始从事官职,先后担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务。后来,他被任命为陕州司马,因此被世人称为王司马。
王建与张籍是好朋友,他们的乐府诗在当时非常有名,被世人称为张王乐府。乐府是一种古代的民歌形式,以其朗朗上口的曲调和抒发真情实感的诗词而闻名。王建和张籍的乐府诗都非常优秀,被后人广泛传颂。
尽管王建的诗才出众,但他的一生却饱受困苦和挫折。他的诗作多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他对贫困和不公平的深切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王建于835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诗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赏识,但在后世却被誉为唐代乐府诗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至今。
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
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
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
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
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
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
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
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
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
木萧萧,风烈烈。
上有慈乌栖复惊,返哺无由夜啼血。
李家孝子闻之谩愁绝,白首双亲嗟死别。
昔年亲在未作官,家贫何以为亲欢。
如今有禄供甘旨,亲掩泉台呼不起。
呼不起,将奈何,寒云碧草山之阿。
逢人欲语泪先下,流作沧江千顷波。
总教风停木静乌飞去,孝子愁心终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