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游塞》原文赏析

  • sòng
    rén
    yóu
    sài
  • [
    táng
    dài
    ]
    wáng
    jiàn
  • chū
    qíng
    tiān
    duò
    wǎn
    shàng
    chūn
    zhī
    chéng
    xià
    fēn
    chù
    biān
    tóu
    rén
    shí
  • tíng
    chē
    shǔ
    xíng
    quàn
    jiǔ
    wèn
    huí
    shì
    máng
    máng
    hái
    cóng
    bié

原文: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相关标签:边塞送别

译文及注释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译文】初晴的天空中飘落着丝线,晚霞映照在春日的枝条上。城下的道路分岔处,边疆的人们离去的时候。
【注释】春枝:春天的草木的枝条。边头:边疆;边地。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译文】停车数日,劝酒询问归期。也是茫茫的旅客,从此分别。
【注释】茫茫:渺茫;模糊不清。 《送人游塞》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春枝:指春天草木的枝条,通常是指春天植物的新生枝条,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春枝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边头:指边疆或边地,即国家或地区的边界地带。边头通常是指离国家或地区中心较远的地方,常常是边境地区或偏远地区。

茫茫:形容景象渺茫或模糊不清。茫茫可以用来形容广阔的视野或远处的景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或未知事物的感觉。茫茫常常与天空、大海或远方等词语连用,形容一种辽阔而模糊的感觉。 《送人游塞》注释详情»

唐代诗人王建的照片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一生都过着贫困的生活。在他约46岁的时候,他开始从事官职,先后担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务。后来,他被任命为陕州司马,因此被世人称为王司马。

王建与张籍是好朋友,他们的乐府诗在当时非常有名,被世人称为张王乐府。乐府是一种古代的民歌形式,以其朗朗上口的曲调和抒发真情实感的诗词而闻名。王建和张籍的乐府诗都非常优秀,被后人广泛传颂。

尽管王建的诗才出众,但他的一生却饱受困苦和挫折。他的诗作多以抒发自己的悲愤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他对贫困和不公平的深切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王建于835年去世,享年67岁。他的诗作虽然在他的一生中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赏识,但在后世却被誉为唐代乐府诗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至今。

猜您喜欢

胡歌

唐代 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从军行二首

唐代 王昌龄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塞上

宋代 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