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政政官轧轧,一年年老骎骎。
身外名何足算,别(一作到)来诗且同吟。
刘禹锡(772-842)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出生于彭城(今徐州),是汉族人,祖籍洛阳。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裔。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豪”。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政治上,刘禹锡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然而,他参与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的历史学家和收藏家周新国先生的考证,刘禹锡在被贬期间写了著名的诗作《汉寿城春望》。
关于刘禹锡的生平和思想,还有许多其他的资料和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
罡风真撼孤根,飘零休怅春花早。
寒鸦偎影,哀蝉留蜕,这般严峭。
玉露凋伤,绛云吹散,美人天杪。
忍重提旧事,星榆宿柳,最高处,神仙到。
记否东皇矜宠,遍亭皋、清阴环绕。
是何坏劫,秋声才赋,冬心难抱。
作践由他,萧条至此,閒愁多少。
剩枝头硕果,凭天扶护,待阴霾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