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1326~1378)是元末明初的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他的大父曾在江左任职,后来迁居吴中(今浙江湖州),成为“吴中四杰”之一。
在元末时期,杨基曾进入张士诚的幕府,担任丞相府的记室,但后来辞职。明初时,他担任荥阳知县,后来逐渐升迁至山西按察使的职位。然而,由于被人诬告,他被罚做劳役,最终在工地上去世。
杨基的诗风清俊纤巧,尤其是他的五言律诗《岳阳楼》被认为境界开阔,被时人称为“五言射雕手”。他年少时曾著有《论鉴》一书,内容超过十万字。他还在杨维桢的宴席上赋诗《铁笛》,当时维桢已经成为名流,对杨基的才华赞赏有加,称赞他:“我认为我的诗境已经荒废了,现在应该让你来取而代之。”
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是诗友,被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是一位以诗歌著称的文人,同时也擅长书画,尤其擅长绘制山水、竹子和石头。他的元末时期的诗作大多表现了对元代统治立场的维护,即使在明朝时期,他仍然怀念元朝。他的风格与高启不同,很多时候无法摆脱元代诗歌的华丽细腻风格,尤其是他的无题和香奁诸体。王世贞批评他的诗歌伤害了“风雅”之美(《艺苑卮言》)。然而,他的描写景物和咏物的作品仍然有很高的水准。比如《天平山中》一诗:“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他观察入微,描绘如画,将自己沉醉于花香鸟语之中的心情生动地展现在纸上。其他作品如《春草》、《春暮西园杂兴》等同样细腻自然,情景交融。其中的名句如“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一树杨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绿萍多”等,备受人们称颂。五律《岳阳楼》的境界开阔,起承转合尤为出色,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五言射雕手”。古风《挂剑台》描写了吴季子注重信义的坦荡胸怀,形象鲜明,风格苍劲,语言俊爽峭拔,与他其他的近体诗风格不同,开辟了新的境界。
杨基的著作包括《眉庵集》12卷和《补遗》1卷。这些作品按照古体、歌行、律诗、绝句、长短句和词曲进行分卷排列。明朝成化年间重刻时,江朝宗为这部作品写序言,以表彰其价值。
杨基文学创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