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的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高鹗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与他同僚的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中记载了高鹗的三个轶事。这些轶事展示了高鹗的才华和与麟庆的深厚友谊。

第一个轶事发生在文渊阁国史馆典籍厅前。那里有一株芍药,已经年久枯萎。然而,在嘉庆壬申年(1812年)四月,这株芍药突然发出新枝。麟庆的朋友、浙江举人沈淦为此绘制了一幅图画,麟庆和高鹗受邀赋诗。这件事在京城传为佳话,成为了一段美丽的传说。

第二个轶事发生在麟庆在内阁任职期间。高鹗送给他一把扇子,扇子上绘有王文简公在扬州邀请众名士红桥雅集作春游诗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高鹗对麟庆的赞赏和友谊,也展示了高鹗对文学和雅集的热爱。

第三个轶事发生在麟庆经过酒仙桥的一年。他突然想起了旧友,口中吟诵了一联诗:“跨鹤酒仙应入座。”就在他思考下联的时候,一个人骑着驴子来到了桥边。麟庆开玩笑地说:“骑驴的诗人或许会在桥上题诗。”当他走近一看时,惊喜地发现那个人竟然是高鹗。两人相认后大笑不已,这次偶遇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彼此的友谊。

这三个轶事展示了高鹗的才华和麟庆与他的深厚友谊。他们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为了知己好友。这些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高鹗的幽默和机智,以及他对友谊的珍视。这些轶事不仅仅是一段佳话,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友谊的精神。

诗人高鹗的照片
高鹗

高鹗简介: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他是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出生于辽宁铁岭,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他的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及第,历任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他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除了参与《红楼梦》的编辑整理工作外,高鹗还有一些作品传世,如《月小山房遗稿》和《砚香词·簏存草》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

关于高鹗的死亡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他大约在1815年左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