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 / 柳枝词》原文赏析

  • yǒng
    liǔ
    /
    liǔ
    zhī
  • [
    táng
    dài
    ]
    zhī
    zhāng
  • zhuāng
    chéng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ī
    xià
    绿
    tāo
  • zhī
    shuí
    cái
    chū
    èr
    yuè
    chūn
    fēng
    jiǎn
    dāo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关标签:小学古诗写景咏物春天柳树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咏柳 / 柳枝词》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的结构和语言运用进行分析。首先,作者提到诗中第一句将树拟人化,将柳树比作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美人,用“碧玉”来形容柳树的颜色和年轻的印象。这里的“碧玉”一词在古代文学中有一定的典故和含义。接着,作者将注意力转向柳叶,将其比作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展示了柳树的风韵和华贵。然后,作者通过“绿丝绦”一词继续联想,赞美了柳叶的美丽和春风的巧妙。最后,作者总结了整首诗的结构,称赞了诗中对柳树和春风的描绘,以及语言的运用,既晓畅又华美。

整篇赏析通过对诗中的意象和语言的分析,展示了作者对柳树和春风的赞美之情。同时,赏析也对诗的结构进行了解读,指出了作者在构思上的巧妙之处。整体而言,这篇赏析对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展示了作者对诗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 《咏柳 / 柳枝词》赏析详情»

赏析二

间。这样的比喻更能突出柳树的婀娜多姿和青春的美丽。



整首诗以形象美为主线,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展现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对柳树的形象描绘,将其与美人相比,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柳树的美丽和婀娜多姿。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春风的描绘,将其形象化为剪刀,裁制出了大地上的花花草草,给人们带来了美的启示。



诗中的形象描写非常生动,通过对柳树的垂丝和裙带的描绘,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柳树的婀娜多姿。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春风的描绘,将其形象化为剪刀,给人们带来了美的启示。整首诗通过形象描写,展现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形象描绘,展现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通过对柳树的垂丝和裙带的描绘,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柳树的婀娜多姿。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春风的描绘,将其形象化为剪刀,给人们带来了美的启示。整首诗通过形象描写,展现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咏柳 / 柳枝词》赏析二详情»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照片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出生于唐朝越州(今绍兴),具体地点是永兴(今浙江萧山)。贺知章是一位以绝句见长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清新潇洒。除了写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外,他的作品主要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他的两首著名作品《咏柳》和《回乡偶书》广为流传,被人们称赞并传诵至今。这两首作品都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共有19首作品被记录下来。关于贺知章的死亡信息,文中没有提及。

猜您喜欢

春雪

唐代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江南春

唐代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