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原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hǎi
    dài
    lóu
    wán
    yuè
    zuò
  • [
    sòng
    dài
    ]
  • qiān
    lián
    qīng
    jué
    hǎi
    dài
    lóu
    gāo
    xià
    kàn
    qín
    huái
    weǐ
    shuǐ
    jìn
    tiān
    tiān
    shuǐ
    guǎng
    广
    hán
    gōng
    rén
    jiān
    shì
  • ǎi
    ǎi
    chūn
    hǎi
    shì
    ào
    dài
    sān
    shān
    qǐng
    suí
    zhì
    bǎo
    yuè
    yuán
    shí
    duō
    guāng
    qiān
    jīn
    guì

原文: 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
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轮至。宝月圆时多异气。夜光一颗千金贵。


相关标签:月亮写景想象豪放蝶恋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这片宁静与隔绝的地方,千万年的涟漪仍然荡漾着。海岱楼很高,从上面可以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和天融为一体,仿佛天空被水浸泡着,就像是从月亮上的广寒宫往下看人间一样。在朦胧的雾色中,出现了一个海市蜃楼,巨鳌托举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随着月亮一同出现。当月亮圆满如宝珠般时,会有许多奇特的气息,而现在的月亮就像一颗价值千金的夜明珠。

注释:涟漪:指涟水全境,涟水是一个水乡,境内有中涟、西涟、东涟等水域。
海岱(dài)楼:位于江苏涟水。词人于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任涟水军二年。
下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俯视。秦淮:河的名字,流经南京,是南京市的一个名胜景点。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时,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江,以泄王气,故得名秦淮。
广寒宫:月中的仙宫,中国古代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霭霭(ǎi):云雾密集的样子。海市:即海市蜃楼。
鳌戴三山:巨鳌在水底顶着三座山。这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故事。三山指的是海中的仙山方壶、瀛洲、蓬莱,巨鳌或大龟藏于山下,举首而戴(顶)之,漂浮的三山因此不再移动(详见《列子·汤问》)。
轮:指月亮。
异气:指天空出现的特异气象,如祥瑞之象,或大气中的蜃景影像。
夜光:指月光。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知涟水军在绍圣四年(1097年)创作的。当时,他身任涟水军的职务,涟水是今天江苏省的一个地方。在他的任职期间,他登上了涟水海岱楼,欣赏着美丽的月光。这首词以《蝶恋花·千古涟漪清绝地》为题,表达了他对这片清幽之地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描绘蝶子对花的恋爱,词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他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蝶恋花》是一首以健笔写景的词牌,能够大气包括,摄人心魂。词牌中的每一个字句都是真实而迷离的,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词境超越凡俗,意象玲珑,令人佩服作者的才华。

词的上阕通过点出海岱楼的地理位置来开篇。首句将地名嵌入其中,有助于塑造晶莹澄澈的意境。作者借鉴了李白《蛾眉山月歌》中的手法,将地名与情境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效果。下阕则通过想象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明月初升时水上的奇观。作者描绘了海市蜃楼、蓬莱仙山等人间仙境,以营造气氛,衬托明月。最后两句则突出了题目“海岱楼玩月作”,为整首词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首词的上阕首先描述了海岱楼所处的地理位置。通过“千古”一句,总结了涟水全境的景色。涟水是一个水乡,境内有中涟、西涟、东涟等水域,是黄河注入淮河的必经之地。同时,涟水东濒大海,北临运河,水乡清绝,因此被称为“涟漪”。接着,词中特别描写了海岱楼的高耸,“下瞰秦淮尾”形容楼的高度,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接下来的“水浸”一句,描写了碧天浸沉在水中,然后通过如水的碧天联想到“广寒宫阙”,从而引出了“月”字,为下阕写月出作好铺垫。然而,“广寒宫”只是作者虚构的修饰词,词中的重点仍然在于“人间世”,而“广寒宫”只是为了衬托“人间世”。

词的下阕写的是“玩月”。然而,首句并没有直接写月亮,而是写“海市”。这里的“海市”并非实际的写海,而是为了再次铺垫月亮的出现。通过多次铺垫,词人最终描绘了月亮的出现。整首词中,上阕主要写“人间世”,而下阕则主要写“玩月”。通过这种结构,词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健笔写景,大气包括,摄人心魂。通过描绘海岱楼的地理位置和想象月亮的出现,词人创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首词在写景方面与柳永的《望海潮》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想象和表现梦幻般的月色,具有独特的特点。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米芾的照片
米芾

米芾(1051-1107)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的祖籍是太原,后来迁居襄阳。米芾天资高迈,个性萧散,喜欢整洁,效仿唐代人的服饰,同时也热衷于收集奇石。他被世人称为米颠。米芾的书画风格独特,能够画出枯木、竹子和石头等物,常常带有新意。他也擅长画山水,创造了水墨云山墨戏的风格,画面中烟云掩映,平淡而天真。米芾不仅擅长绘画,还善于诗歌创作,同时也精通书法,尤其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书体。他擅长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曾担任过校书郎、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等职务。

猜您喜欢

香菱咏月·其三

清代 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

宋代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代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