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注释:
万道虹光:引用民间传说。传说月圆之时,蚌才育珠。
修月户:传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
补充:
淮海(Huái Hǎi):指中国江苏省淮安市和连云港市之间的海域。
银子(yín zi):指银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海水的颜色。
彩色(cǎi sè):指多种颜色的光芒。
蚌(bàng):一种贝类动物,能够产生珍珠。
孕育(yùn yù):指蚌内孕育珍珠的过程。
月圆(yuè yuán):指月亮的圆满状态。
七宝(qī bǎo):指佛教中的七种宝物,包括金、银、琉璃、石榴石、珊瑚、珍珠和玛瑙。
修治(xiū zhì):指修补和保养的意思,这里指人们给月亮进行修补和保养的活动。
桂树(guì shù):一种常绿乔木,有香气,常被用来比喻月亮。
撑破(chēng pò):指用力撑开,这里指桂树枝用力撑开月亮的可能性。
《中秋登楼望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文章简析了一首诗,该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二是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通过借用这些传说来咏月,诗中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加迷人。诗中描绘了铁瓮城高耸入云,望海楼飞上了铁瓮城与青天相连的景象。在挥毫赋诗时,江水携带涛声流到了笔下,让人想起了三峡;举杯豪饮时,帆影映入了酒杯,令人思念六朝。号角声催促太阳落山,江面上升腾起白色雾气。作者回忆起坎坷的往事,感到茫然,无论面对春风还是秋月,心头都感到茫然。整篇文章通过描述诗中的情景和表达作者的感受,展示了诗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中秋登楼望月》简析详情»
米芾(1051-1107)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他的祖籍是太原,后来迁居襄阳。米芾天资高迈,个性萧散,喜欢整洁,效仿唐代人的服饰,同时也热衷于收集奇石。他被世人称为米颠。米芾的书画风格独特,能够画出枯木、竹子和石头等物,常常带有新意。他也擅长画山水,创造了水墨云山墨戏的风格,画面中烟云掩映,平淡而天真。米芾不仅擅长绘画,还善于诗歌创作,同时也精通书法,尤其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不同的书体。他擅长临摹古人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曾担任过校书郎、书画博士和礼部员外郎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