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情。他不禁感叹岁月的流转,曾经的美好如今已成过眼烟云,只剩下心中的伤感和追忆。
第四、五联,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诗人用“梦牵魂绕”来形容与情人的相遇,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曾经在园中共度美好时光,如今却已经天各一方,无法再相见。诗人用“梦牵魂绕”这样的形容词,将他们之间的情感渲染得更加深刻。他们的相遇如同一场美丽的梦境,却又如同一股牵引着彼此灵魂的力量,让他们无法忘怀。
最后两联,诗人以自己的感叹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诗人感叹岁月的无情,曾经的美好已经成为过去,只能在回忆中寻找慰藉。他用“悠悠”来形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他希望能够再次回到过去,与情人相会,共度美好时光。然而,现实却无法回头,只能让他心中的思念和怀念永远存在。
整首诗以怅惘感伤的心情,通过寒食游园的场景,追忆了几年前与情人相会时的温馨缠绵,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情人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是中国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乳名是冬郎,字是致光,号是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他出生在陕西万年县(今樊川)。
韩偓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就展示出了他的才华。他曾即席赋诗送给他的姨夫李商隐,这首诗让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李商隐称赞他的诗“雏凤清于老凤声”。
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开始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来,他进入朝廷,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等职位。
韩偓的诗才被人们广泛赞誉。他的诗作以清新、婉约、含蓄而著称。他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山水、花草、月夜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韩偓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真挚和纯粹的情感表达,他的作品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共鸣。他的诗集《玉山樵人集》流传至今,成为了唐代诗歌的重要遗产。
韩偓于公元923年去世,享年82岁。他的诗歌作品和文学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