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注释:
浦:水边。
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两三航:两三只船。
航:船。
着岸:靠岸。
《寿阳曲·远浦帆归》译文及注释详情»
马致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这首小令,以简洁凝炼的语言描绘了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通过描写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和岸上酒家的酒旗,作者清晰地展现了水村镇上的风光。夕阳西下,江水流动,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仿佛是悦耳的音符,而渔夫的存在则让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整个描写充满了动静态感,令人如置身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则描写了渔船靠岸后的情景。作者没有写渔民们忙碌的劳动场面,而是通过描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各自回到家中的环境,展现了一个优美的家居环境。晚上的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作者没有明写家人的情感,而是通过隐含在曲句中,让读者去体会、感受和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到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和疲惫都消散了,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人和家人一起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人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带来温馨和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首小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展现了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整首小令通过简洁凝炼的语言和淡描勾画的手法,展现了水村小镇的美景和渔民们的轻松和喜悦之情。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和隐含情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乐趣。这首小令展示了马致远在描写景物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才华,使人们对潇湘八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寿阳曲·远浦帆归》赏析详情»
《远浦帆归》是一首描绘江南渔村生活的曲子,属于潇湘八景之一。这首曲子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江南渔村的宁静和闲适。作者通过极富特征的景物描绘,营造了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般的意境。夕阳、酒旗、航船和茅舍等元素相互交织,给人以清疏而旷远的感觉。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无字处”来引发读者的想象,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还原出完整的画面。整首曲子通过描绘航船未归和卖鱼人散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远离喧嚣和嘈杂的江村渔人晚归的图景。在音韵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巧妙的手法,以“X”声母的词语来表达轻柔的效果,如“夕阳”中的“夕”、“酒旆闲”中的“闲”、“水香”中的“香”,都展现了柔美的情致。总的来说,这首曲子以简洁而富有特色的描写方式,营造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渔村景象,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寿阳曲·远浦帆归》鉴赏详情»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是汉族,出生于大都(今北京)。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效陶渊明之志。
马致远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他的生年应该在至元年间(始于1264年)之前。而他的卒年应该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至1324年)之间。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元代时期著名的大戏剧家和散曲家。
以上是对马致远的基本信息的整理补充,包括他的出生地、字号、号称以及与其他著名戏剧家的关系。
怅年年、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
网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
还碎羽。
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
朝朝暮暮。
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
埋恨处。
依约并门路。
一丘寂寞寒雨。
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
休说与。
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
一杯会举。
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