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檗山》原文赏析

  • yóu
    huáng
    shān
  • [
    nán
    beǐ
    cháo
    ]
    jiāng
    yān
  • cháng
    wàng
    jìng
    mǐn
    yún
    lián
    yuè
    biān
  • nán
    zhōu
    ráo
    guài
    xiàn
    duō
    líng
    xiān
  • jīn
    fēng
    kuī
    tóng
    shí
    gòng
    lín
    tiān
  • yáng
    xiù
    zhào
    luán
    cǎi
    yīn
    pēn
    lóng
    quán
  • cán
    qiān
    dài
    wàn
    yān
  • qín
    míng
    dān
    shàng
    yuán
    xiào
    qīng
    jiān
  • qín
    huáng
    yǐn
    hàn
    yuàn
    cháng
    nián
  • jiē
    xióng
    háo
    weī
    jiàn
    weí
    míng
    shān
  • kuàng
    kuí
    huò
    zhì
    sōng
    héng
    yǎn
    qián
  • suǒ
    ruò
    tóng
    yuǎn
    hǎo
    lín
    fēng
    zài
    yōu
    rán

原文: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相关标签:写山抒怀

鉴赏

的是一种寂静幽远的感觉,与鲍照的豪放气势有所不同。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势的险峻和山谷的幽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古奥的辞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江淹独特的诗风,既有古朴的气息,又有一种追求仙境的情调。 《游黄檗山》鉴赏详情»

南北朝诗人江淹的照片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

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江淹在齐朝任职期间,以其文才和政治见解受到赞赏,被封为中书侍郎,后又升任为尚书左仆射。

然而,江淹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齐朝末年,江淹因与权臣萧宝夤发生冲突而被贬为吴兴太守。随着齐朝的灭亡,江淹投降南梁,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等职位。

江淹晚年过着颇为悲惨的生活。南梁末年,江淹因与宰相萧思话发生争执,被贬为临川太守。不久后,南梁被陈朝所灭,江淹被俘并被陈朝封为庐陵太守。然而,江淹并未享受到封官之乐,不久后便因病去世。

江淹一生以其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和政治见解闻名于世。他的散文作品《别赋》、《世说新语》等被誉为南朝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江淹的政治生涯多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南朝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您喜欢

胡无人行

南北朝 吴均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与顾章书

南北朝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

南北朝 谢朓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