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对一首名为《思妇》的词进行简析。上片描述了女主人寄信给男子表达思念之情,但一直未收到回音。词中的“红笺”和“回纹”虽然是修辞手法,用来美化和夸张,但与女主人的心境密切相关。词中的“湿红笺纸”中的“湿”表示流泪,“红”则暗示着极度悲伤,意味着泪水已经流尽,只剩下血。而“回纹字”则表示信件是用尽心思写成的,同时也暗示着女主人的忧愁是千回百转、连绵不断的,与下文中的“柔和”紧密相连。女主人写信寄出去了,但回信却一直未到。春天,燕子北归;秋天,鸿雁南飞;这些候鸟都是守信守时的,而女主人期待的回信却是“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通过加上“去年”和“还是”,说明女主人的希望已经多次落空,等待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下片描写了思妇的愁闷和无聊,却无法排遣。日常生活一成不变,沉闷无波澜,没有变化。词中的“别恨”二字点出了全篇的主题。女主人知道自己的痛苦源于离别之恨,但为什么这种离别之恨如此纠缠不清,纷乱复杂,她却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所以称之为“无端”。虽然写法稍显含混,但抒发的情感更加深入细致。信件不来,人也未归,思妇的心情从忧愁转为怨恨,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如何表达这种怨恨呢?说“倩谁”吹笛,意味着没有人吹笛,所以“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只能是自己内心的想法了。 《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简析详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