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天边的云彩像仙人的金掌托着玉露。玉露凝结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向南飞,排成一字长。举起绿杯,舞动红袖,趁着重阳节,人情温暖如故乡。
注释:阮郎归:词牌名,也叫《碧桃春》《醉桃源》等。《神仙记》中记载刘晨、阮肇去天台山采药,遇到两位仙女。他们留在那里半年,思念家乡非常痛苦。回到家乡后,发现乡邑已经荒凉,经过了十代人。这首词的曲名就是根据这个故事而来的,所以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全词共47个字,前后两段各有四个平韵。
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造了章宫,上面有一个铜制的仙人手掌托盘,用来接收露水。这里用“金掌”来指代国都,即汴京。也就是说,汴京已经进入深秋。
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形,有时也排成一字形,所以称为雁字。
绿杯红袖:代指美酒和美女。
人情:指风土人情。
“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的兰花,头上插着黄菊。屈原的《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
理旧狂:再次展现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译文及注释详情»
晏几道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他是晏殊的幼子。年轻的时候,晏几道过着酒筵歌席的富贵生活,享受着家族的荣华富贵。然而,晏殊去世后,晏几道的家道中落,生活陷入了贫困之中。这种巨大的变故让晏几道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在贫困的生活中,晏几道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词作也由之前的真率转向了更加深沉的表达。他通过词作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将自己的心境与读者分享。这首词作即是晏几道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晏几道的词作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人情世故的感悟。他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痛苦和追求。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叹和对于人情冷暖的思考。晏几道的词作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晏几道的词作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许多读者。他的词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的启示和思考。晏几道通过自己的词作,让读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总之,晏几道的词作是他在贫困生活中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悟的表达。他通过词作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自己的心境与读者分享。他的词作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晏几道的词作在当时的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是在汴京(即今天的开封)的重阳佳节宴饮之时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凄凉感慨。整首词情感起伏,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体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上片写景生情,描绘了秋天雁南飞的景象,引起了主人公思乡之情。词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以写秋景为起点,点出了地点是汴京,时序是深秋。其中的“天边金掌”指的是汉武帝在长安建的章宫,上有铜人托承露盘,象征着帝王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这两句意象绵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下片抒发了主人公的感慨。他因为自己孤高的性格而在仕途上失意,想通过狂醉来排遣忧愁,但却只能带来更多的痛苦。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这句借用了《离骚》和杜牧的诗句,描绘了宴饮的盛况。接下来的一句写出了主人公仕途不顺,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他难得有机会放纵自己的心情,于是不妨再次理着旧时的狂放,甚至“殷勤”地去“理”,以不负友人的盛情。这里的层层挫折和矛盾,必然引发了主人公的慨叹和感慨,情感的曲折将意境推向了更深的层次。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景、表达思乡之情和抒发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坎坷沧桑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词中的意象细腻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凄凉,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赏析详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