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日光如熔金,涌上沧海流。
一朝复一朝,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
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
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
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
当时及後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修。
劳劳於我生,蔕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
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
勿禁鸡{左犭右屯}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
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梅尧臣(1002~1060)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一个汉族家庭。宣城古称宛陵,因此他被尊称为宛陵先生。
梅尧臣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没有获得名次,后来通过荫补成为河南主簿。直到50岁时,他才在皇祐三年(1051)得到宋仁宗的召试,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并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梅直讲”、“梅都官”。
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注释是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还有《宛陵先生集》60卷的著作,以及《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此外,他还有两首词作传世。
梅尧臣的生平可以总结为:出生于1002年,出生地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初试不第,后荫补河南主簿。50岁时,获得宋仁宗的召试,并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资格,成为太常博士。在欧阳修的推荐下,他成为国子监的直讲,后来晋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他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他的著作有《宛陵先生集》60卷和《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他还有两首传世词作。梅尧臣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暂无相关记录。
春鸟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感时情。
少小操觚弄柔翰,徉狂世上不知名。
自言生长田家子,能将寸管答精灵。
虚舟触世人何怒,同心一见欢生平。
有时感激眼前事,蒯侯一剑欲长鸣。
为乐不愿燕歌与赵舞,娱心不愿鸾箫与凤笙。
浊酒一杯琴一曲,四壁图书盈草屋。
山水当卧游,万事胡不足。
坐见松筠岁岁青,更看芳草年年绿。
进君柏叶之美酒,盛君香螺之琼卮。
五色玉环之繸带,七宝同心之结衣。
越女燕歌年二八,玉腕挥弦诉所思。
琴心欲诉愁难诉,盈盈珠翠徒披离。
流苏帐里枕君腹,沉香亭上咏君诗。
倏忽流光如泡电,安能长保百年期。
嗟哉,人生有酒不能饮,惜费徒为后世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