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每逢春社时,燕子飞来;每逢秋社时,燕子归去。年复一年,岁岁来来往往,它们把寒冷和炎热带来,又把它们带走。燕子们喃喃鸣叫,忙碌飞奔,它们在春风中寻找王谢时代的繁华旧迹,却只能看到夕阳斜照下普通的巷陌。兴盛时,见证了许多事物的兴起;衰亡时,也只能由评说来决定。
注释:春社: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古代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喃喃:燕子的叫声。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王谢:代指高门贵族。乌衣巷:位于金陵城内,是王、谢等两家豪门贵族聚居的地方。
《山坡羊·燕子》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歌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诗歌以燕子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叹息。燕子有飞迁的习性,作者将其来去喻示时间的流逝,并赋予燕子以人的视角。燕子的忙碌争飞被解读为寻找王谢繁华旧迹,诉说人间兴亡之事。作者通过移情手法,将燕子的本能活动赋予人的主观意识,直接诉说历史兴亡的慨叹。整首诗紧扣咏燕来怀古的主题,继承了古人的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立意新颖。尤其是移情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具婉转、曲折之妙。最后,诗歌以“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这一对偶句来强调历史的变迁,将人的主观感受转移到燕子身上,强化情感的表达。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兴亡往事最终都付与评说,人世喧嚣也都归于“喃喃”之语。整首诗以超然之感作为结尾,给人一种淡世事的感觉。 《山坡羊·燕子》赏析详情»
赵善庆,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出生于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据《录鬼簿》记载,他擅长卜术,担任阴阳学的正职。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年份目前无法确定。
赵善庆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杂剧和散曲。他创作了《教女兵》和《村学堂》等八种杂剧,但这些作品现已失传,无法查阅。然而,他的散曲作品仍有二十九首被保存下来。这些散曲被收录在《太和正音谱》中,并被称赞为「如蓝田美玉」。
关于赵善庆的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