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燕子》原文赏析

  • shān
    yáng
    ·
    yàn
  • [
    yuán
    dài
    ]
    zhào
    shàn
    qìng
  • lái
    shí
    chūn
    shè
    shí
    qiū
    shè
    nián
    nián
    lái
    bān
    hán
  • nán
    nán
    máng
    jié
    jié
  • chūn
    fēng
    táng
    shàng
    xún
    wáng
    xiè
    xiàng
    zhào
    xié
  • xìng
    duō
    jiàn
    xiē
    wáng
    jìn
    shuō

原文: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相关标签:抒怀感慨国家兴亡山坡羊

译文及注释

译文:每逢春社时,燕子飞来;每逢秋社时,燕子归去。年复一年,岁岁来来往往,它们把寒冷和炎热带来,又把它们带走。燕子们喃喃鸣叫,忙碌飞奔,它们在春风中寻找王谢时代的繁华旧迹,却只能看到夕阳斜照下普通的巷陌。兴盛时,见证了许多事物的兴起;衰亡时,也只能由评说来决定。

注释:春社: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秋社:古代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喃喃:燕子的叫声。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王谢:代指高门贵族。乌衣巷:位于金陵城内,是王、谢等两家豪门贵族聚居的地方。 《山坡羊·燕子》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歌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诗歌以燕子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叹息。燕子有飞迁的习性,作者将其来去喻示时间的流逝,并赋予燕子以人的视角。燕子的忙碌争飞被解读为寻找王谢繁华旧迹,诉说人间兴亡之事。作者通过移情手法,将燕子的本能活动赋予人的主观意识,直接诉说历史兴亡的慨叹。整首诗紧扣咏燕来怀古的主题,继承了古人的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立意新颖。尤其是移情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具婉转、曲折之妙。最后,诗歌以“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这一对偶句来强调历史的变迁,将人的主观感受转移到燕子身上,强化情感的表达。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兴亡往事最终都付与评说,人世喧嚣也都归于“喃喃”之语。整首诗以超然之感作为结尾,给人一种淡世事的感觉。 《山坡羊·燕子》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赵善庆的照片
赵善庆

赵善庆,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出生于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据《录鬼簿》记载,他擅长卜术,担任阴阳学的正职。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年份目前无法确定。

赵善庆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杂剧和散曲。他创作了《教女兵》和《村学堂》等八种杂剧,但这些作品现已失传,无法查阅。然而,他的散曲作品仍有二十九首被保存下来。这些散曲被收录在《太和正音谱》中,并被称赞为「如蓝田美玉」。

关于赵善庆的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供参考。

猜您喜欢

清平乐·朱颜渐老

元代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清代 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乔山人善琴

清代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
邻媪闻之,咨嗟惋叹。
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款扉扣之。
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山人默然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