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莺啭花更,蝶园香国,重阑朝暮愁归。
坠鞭人瘦,怎禁小风吹。
不为春酲懒起,分香处,燕子来窥。
芙蓉帐,馀烟已渺,红泪染离袿。
相逢何处也,难寻丹棘,欲寄啼规。
恐萧郎别后,浅淡愁眉。
剩有菱花一半,已不是那日崔徽。
长堤路,桃花带笑,柳眼自含悲。
夏完淳(1631~1647)是明末著名诗人,也是一位少年抗清英雄和民族英雄。他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出生在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夏完淳在七岁时就能写诗文,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十四岁时,他跟随父亲夏允彝和陈子龙一起参加抗清活动。后来,他被鲁王监国授予中书舍人的职位。
然而,夏完淳的抗清活动最终失败,他被捕入狱。在临刑之前,他写下了绝命诗,并将其留给了母亲和妻子。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面对死亡时神色不变,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
夏完淳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才和对抗清的热情。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明末抗清英雄的象征。
岳麓轩窗方在目,云生忽收图画轴。
软风为作白头波,倒帆断岸渔村宿。
灯火荻丛营夜炊,波心应作出鱼儿。
绝怜清境平生事,蓬漏孤吟晓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