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辜负天工》原文赏析

  • zhú
    yǐng
    yáo
    hóng
    ·
    tiān
    gōng
  • [
    míng
    dài
    ]
    xià
    wán
    chún
  • tiān
    gōng
    jiǔ
    chóng
    yǒu
    chūn
    hǎi
    jiā
    mèng
    duàn
    rén
    cháng
    jìng
    yín
    dài
    hóng
    lán
    kān
    cǎi
    shàng
    biǎn
    zhōu
    shāng
    xīn
    nǎi
    huā
    dài
    liǔ
    yíng
    fēng
    fān
    chóu
    zhài
  • huí
    shǒu
    dāng
    nián
    lóu
    huà
    shēng
    guāng
    cǎi
    cháo
    dàn
    yáo
    yín
    zhēng
    rén
    xiāo
    shì
    cháo
    gēng
    gǎi
    àn
    xiāo
    hún
    fán
    huá
    nán
    zài
    jīn
    chaī
    shí
    èr
    zhū
    sān
    qiān
    liáng
    qiān
    zài

原文: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千载。


相关标签:伤春伤怀感慨烛影摇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尽管天然的奇巧和春光的浩荡,我却没有心情去欣赏,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和景色。梦中的一瞬间的欢乐触动了我内心的忧愁,只能静静地坐在银灯前等待天亮。可以采摘隔水的红兰。坐在小船上,听到橹声不禁暗自伤心。梨花上带着雨点,柳絮迎着春风,引起了一番离愁别绪。
回想起往昔,精致美丽的楼阁闪耀着光彩。早上弹着瑶琴,晚上弹着银筝,歌舞不停,潇洒快意。一夜之间,朝代更替,暗自销魂,繁华不再。这么多的侍女和门客都离散了,令人感到凄凉和感慨。

注释:
烛影摇红: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
天工:自然形成的工巧,与人工相对。
九重:传说天有九重,因此用来指天。
春如海:形容春光繁丽,浩荡如海。
银釭(gāng):银白色的灯盏、烛台。这里代指灯。
红兰:兰草的一种。
欸乃:行船摇橹的声音。
市朝:本来指市场和朝廷,这里偏指朝廷。
金钗十二:即指拥有众多姬妾或侍女。
珠履:珠饰的鞋子,代指门客或有谋略的人。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1645年(顺治二年),当时清兵大举南下,屠扬州,破南京,福王政权覆灭。这个时期,南明朝廷已经岌岌可危,诗人深感南明已亡,天地之大,无处存身,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感慨和思考。

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面对清兵的入侵和南明政权的覆灭,感到无处可逃,无处可藏。他深知自己身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整个天地似乎都被战乱所笼罩,没有安全的避风港。这种无助和绝望的感觉促使诗人产生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

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痛心。他深知南明的覆灭意味着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他对于国家的命运感到无比的痛惜和无奈,同时也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比的无助和迷茫。

这篇创作背景揭示了一个动荡时代的残酷现实和人们在其中所面临的困境。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和追问。这篇创作背景呈现了一个充满忧虑和无助的时代氛围,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是通过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上片通过描写不如意的情事和愁怨的氛围,传达出伤心断肠的情绪。下片则描绘了过去繁华欢乐的场景,与现在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词以一个思妇的口吻,表达了对江山易代和缅怀先朝的感伤。

上片的字面意思是写思妇伤春怀人的愁绪。开篇即表达了一派惆怅之情。其中的一句“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引用了南朝梁江淹的《别赋》,表达了思妇见到红兰倍觉凄楚的情感。这几句词不仅描绘了晨景,还引发了读者对《别赋》情境的联想。春景与闺怨在词中融为一体,表达了思妇的愁绪,展现了作者的高超才华。

下片则是思妇对过去繁华生涯的追忆。开头就发出了强烈的感慨,定下了全片的基调。接着具体描绘了当年繁华情景的歌舞人潇洒的场景,与现在的孤寂冷落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的几句表达了对过去盛况的感叹,表示当年的繁华已一去不返,只留下永久的凄凉。上下片合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流落民闻的豪门歌妓,她经历了人世的荣辱升沉,回首前尘时不禁感慨万端。

整首词通过对比手法,凄哀低婉地表达了思妇的愁怨情绪和对过去繁华的追忆,展现了作者的过人才华。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赏析详情»

明代诗人夏完淳的照片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是明末著名诗人,也是一位少年抗清英雄和民族英雄。他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出生在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夏完淳在七岁时就能写诗文,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十四岁时,他跟随父亲夏允彝和陈子龙一起参加抗清活动。后来,他被鲁王监国授予中书舍人的职位。

然而,夏完淳的抗清活动最终失败,他被捕入狱。在临刑之前,他写下了绝命诗,并将其留给了母亲和妻子。令人惊讶的是,他在面对死亡时神色不变,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

夏完淳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的诗才和对抗清的热情。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明末抗清英雄的象征。

猜您喜欢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清代 纳兰性德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近现代 王国维

急景流年真一箭。残雪声中,省识东风面。风里垂杨千万线,昨宵染就鹅黄浅。
又是廉纤春雨暗。倚遍危楼,高处人难见。已恨平芜随雁远,暝烟更界平芜断。

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

近现代 王国维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