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越山见梅》原文赏析

  • diǎn
    jiàng
    chún
    ·
    yuè
    shān
    jiàn
    meí
  • [
    sòng
    dài
    ]
    wén
    yīng
  • chūn
    weì
    lái
    shí
    jiǔ
    xié
    dào
    qiān
    yán
    shòu
    hái
    wǎn
    tiān
    hán
    chù
  • xiàn
    xīn
    chóu
    nán
    duì
    fēng
    qián
    xíng
    rén
    àn
    xiāo
    chūn
    héng
    kōng
    shān

原文: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相关标签:梅花寓人点绛唇

译文及注释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如许:如此。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暗消春素:写梅花在春日里悄无声息地凋残,也喻女子为离愁而暗暗消减了容姿。横笛:暗指梅花落。 《点绛唇·越山见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⑴越山、千岩:指绍兴。这里用越山和千岩来代指绍兴,暗示了绍兴地势崇山峻岭,景色壮丽。

⑵如许:如此。这里用来形容梅花凋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凋谢的感叹。

⑶暗消春素:写梅花在春日里悄无声息地凋残,也喻女子为离愁而暗暗消减了容姿。这里通过描写梅花凋谢,暗示了女子因离愁而逐渐消瘦的形象。

⑷横笛:暗指梅花落。这里用横笛来暗示梅花凋谢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梅花凋谢的感叹和惋惜之情。 《点绛唇·越山见梅》注释详情»

赏析

出了梅花的凋零和女子的离愁别绪。整首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情感,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之情。

词的开头,“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通过描述春天未到来时人们不会携酒探春的情景,点题了梅花所在的千岩深处。接着,“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以“瘦”来咏梅,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轻怜细惜之情。词的后半部分,“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通过描绘梅花在寒风中无法言语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和无法倾诉的愁绪。最后,“行人去,暗悄春素,横笛空山暮。”通过描绘梅花凋零和女子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转和蹉跎岁月的感慨之情。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形象和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给人以清疏空灵的感觉,展现了吴梦窗词的独特风格和真实性情。 《点绛唇·越山见梅》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吴文英的照片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

猜您喜欢

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宋代 吴文英

金谷已空尘。薰风祝攥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脉无言。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
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夜游宫·竹窗听雨

宋代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水龙吟·送万信州

宋代 吴文英

几番时事重论,座中共惜斜阳下。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约住飞花,暂听留燕,更攀情语。问千牙过阙,一封入奏,忠孝事、都应写。
闻道兰台清暇。载鸱夷、烟江一舸。贞元旧曲,如今谁听,惟公和寡。儿骑空迎,舜瞳回盼,玉阶前借。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