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在雨中,小船上的灯火闪烁不定,因为客居他乡而感到忧思绵绵。船外的离亭被春草掩映,被雨丝笼罩,仿佛置身于一片秋烟之中。天空中的鸥鹭似乎是主人公与他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每年总能相遇。
回想起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不要再经过西园。当年佳人轻盈地走在西园,香尘飘散,如今已经一去不返,香尘已经消散,地上长满了青苔。燕子不知道春天已经改变,时不时地停在秋千上。
注释:浪淘沙是一首唐代教坊曲,后来被南唐李煜改编为长短句。这是一种双调,共有五十四字(宋代有稍作增减),平韵。这首曲子由柳永、周邦彦演变为长调《浪淘沙漫》,是一种别格的曲调。
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
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
潸然:流泪的样子。
凌波:喻美人步履的飘逸。
香断:指所爱的人已经去世。
绿苔钱:即青苔。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吴文英漂泊中重到临安(今杭州)的时期。在这个时候,吴文英心怀思乡之情,渴望寻访故园旧居,回忆起与亡妾之间的往事。
吴文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词作以其深情和细腻而闻名。然而,他的生活却充满了离散和流离。在他的一生中,他多次迁徙和漂泊,没有一个稳定的居所。这种不安定的生活状态使得他对故园的思念更加强烈。
在他漂泊中重到临安的时候,吴文英心中充满了对亡妾的思念和悼念之情。亡妾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她的离世给吴文英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吴文英为了表达对亡妾的思念之情,决定创作一首词来悼念她。
这首词以吴文英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他与亡妾之间的美好回忆和深厚的感情。他回忆起当年的情人,描述了他们曾经共同度过的时光和甜蜜的回忆。这首词充满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亡妾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吴文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伤。
通过这首词,吴文英希望能够借词表达自己对亡妾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流离失所生活状态的抒发。这首词成为了他情感的宣泄和对故园的向往,也成为了他对逝去爱情的纪念和悼念之作。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创作背景详情»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情感。词人通过描绘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和春草掩映的离亭,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词中还提到了飞翔的鸥鹭,暗示了主人公与故人的山盟海誓。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给主人公带来旅行的欢愉,反而让他感到思念和痛苦。
下片则从追忆往事的角度展开。词中提到了“往事一清然”,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情缘的难忘和思念之情。同时,词人也提到了“莫过西园”,暗示主人公不愿再去回忆过去的事情,因为这会触景伤情。西园是主人公与情人曾经居住和分别的地方,词中多次提到西园,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还提到了秋千,通过燕子时立秋千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对情人的痴痴思念。整首词构思缜密,情感委婉,通过描写环境和情感的交织,抒发了主人公的旅怀哀愁和思恋之情。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赏析详情»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
吴文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丰富,风格雅致。他的词集《梦窗词集》存有三百四十余首词,分为四卷本和一卷本。
吴文英的词作以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为主要题材,他的词作被称为“词中李商隐”,显示出他对李商隐的倾慕和受影响。然而,对于吴文英的词作,后世的品评却存在争论。
除了他的词作,关于吴文英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