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欢·拍栏杆》原文赏析

  • diàn
    殿
    qián
    huān
    ·
    paī
    lán
    gān
  • [
    yuán
    dài
    ]
    qiáo
  • paī
    lán
    gān
  • huā
    chuī
    bìn
    hǎi
    fēng
    hán
  • hào
    jīng
    yún
    sàn
  • shǔ
    qīng
    shān
    zhǐ
    péng
    lái
    wàng
    jiān
  • shā
    jīn
    àn
    beì
    lái
    guàn
  • tóu
    cháng
    xiào
    zhí
    shàng
    tiān
    tán

原文: 拍阑干。
雾花吹鬓海风寒。
浩歌惊得浮云散。
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
纱巾岸,鹤背骑来惯。
举头长啸,直上天坛。


相关标签:抒情怀才不遇感慨殿前欢

译文及注释

译文:站在栏杆上,强劲而湿润的海风带着像雾一样的水气迎面扑来,吹得头发飘扬。放声歌唱,歌声冲天,惊得浮云四散。仔细数数那重重青山,蓬莱仙境就在一指之间。像古人王乔一样,带着纱巾在云空中自由地遨游,抬头仰天长啸,直冲向高高的天坛。

注释: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凤将雏”、“凤引雏”、“燕引雏”。

江山第一楼:指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有“江山第一楼”之称。

蓬莱: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山,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纱巾岸:纱巾,即头巾。岸,此指露额。把纱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

鹤背骑:骑鹤背,此指骑鹤升仙,是化用“王乔骑鹤”的典故。

天坛:王屋山主峰不天坛,相传为黄帝祈天求雨处,唐代司马祯在此修行得道。 《殿前欢·拍栏杆》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的创作时间已经无法考证。乔吉是一位旅行者,他游历过许多地方。这首《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是他在登上一座名为江山第一楼的景楼时创作的。然而,作者并不是特别关注这座楼的描写,而是借着登临之举来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 《殿前欢·拍栏杆》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他才会选择直上天坛,寻求超脱和解脱。这种直上天坛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整首诗以描绘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仙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俗、追求自由和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赋予了读者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理想的力量和勇气。 《殿前欢·拍栏杆》赏析详情»

元代诗人乔吉的照片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是元代的杂剧家。他出生于太原(今属山西),一生中怀才不遇,但他倾注了自己的精力来创作散曲和杂剧。

乔吉的杂剧作品散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文集中。他的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包括小令200余首和套曲11首。目前还有一些抄本保存下来,如《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以及任讷编辑的《散曲丛刊》中的《梦符散曲》。

乔吉的创作才华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展现,他的散曲和杂剧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他的一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

猜您喜欢

古柏行

唐代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

宋代 晏几道

官身几日闲,世事何时足。君貌不常红,我鬓无重绿。
榴花满盏香,金缕多情曲。且尽眼中欢,莫叹时光促。

李监宅二首

唐代 杜甫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
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廷来。